七年级历册期中复习提纲

2023-09-01 12:45:27 666阅读 投稿:网友
前言知识点二:氏族聚落2、两地房屋不同的原因:南方河姆渡居民地处河湖密布、潮湿炎热的江南地区,而半坡居民地处北方,较为干旱。知识点三




__

知识点二:氏族聚落2、两地房屋不同的原因:南方河姆渡居民地处河湖密布、潮湿炎热的江南地区,而半坡居民地处北方,较为干旱。知识点三:传说时代1、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历史贡献:炎帝(神农氏)是*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传说他教农具,教农耕,尝百*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集市。黄帝:造宫室、车船、兵器、衣裳等,还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他的妻子缧祖发明了养蚕抽丝的技术。2、为什么我们称自己为炎黄子孙?炎黄占蚩尤,阪泉之战,炎帝战败并归服黄帝,炎黄二部走向联合,占据了中原地区并不断繁衍形成华夏族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的人文始祖。3进而构成华夏族主体的历程。★4、禅让制与世袭制:禅让制:(存在于尧舜禹时期)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公天下” 世袭制:(从夏朝启开始到封建*结束)指一个家族世代世袭王位(帝位),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是一种“家天下”的制度。4、大禹治水的启示:①解决问题、处理问题要灵活多变,要有创新精神。②坚持不懈不达目的的誓不罢休的精神。③人类与环境应和谐地相处,做到可以持续发展。应当树立环保意识知识点四:夏商西周★2、禹建立了我国历第一个*—夏朝。禹死后,他的*启继承父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3、武王伐纣的战争叫做牧野之战,时间在公元前1046年。★4、从夏商灭亡中得到的启示:(1)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2)*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政策应符合民心,用人应做到唯才是举,广纳谏言。(3)荒*无道和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为人民所抛弃等5、西周已有人工灌溉,建筑上开始用瓦。★6、西周分封制目的:周王为巩固对周边的*;内容:①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侯(授民授疆土);②诸侯的义务:服从天子的命令,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作用:优点: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缺点:从长远看,又会形成诸侯分*割据的局面,不利于*的统一。7、*人民的两种手段:军队、刑法和礼仪教化知识点五: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770—前476年) ;★2、齐桓公首先称霸的原因①东方大国,富有鱼盐之利;②任用管仲改革,国富兵强;③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④标志: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举行诸侯盟会。 3、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韩魏,东西南北到中间合纵:六国南北联合,共同抗秦;连横:秦利用六国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有:秦国的张仪、魏国的公孙衍。合纵连横的结果:五国朝秦暮楚,合纵被瓦解,秦国力量日益强大。知识点六:*变革1、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在春秋时期,战国得到进一步推广。★2、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各国改革*彻底的改革(时间:公元前356年)主要内容:富国措施—奖励生产、承认土地私有;强兵措施--奖励军功;加强*集权的措施--编制户口,加强刑罚,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作用:经过变法,秦国强大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启发:改革措施要正确、改革应顺应历史潮流。知识点七:甲骨文和青铜器1从商朝开始。2母戊鼎。知识点八: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1、孔子:春秋末年鲁国人,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把他的言论整理成《论语》一书。知识点九:先民的智慧与创造1、 *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功能防洪灌溉。由分水鱼嘴(分流)、飞沙堰(泄洪排沙)、宝瓶口(人工通道,引水灌溉)三部分组成。2、 为什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①防洪灌溉并举,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②维护了生态平衡,保护了自然环境,成为我国古代规模、效益、历史*久的水利工程③代表了我国当时的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3、编钟:战国青铜曾侯乙编钟(湖北随州出土),分上中下三层,下层是低音区,用来演奏和声;上层是高音区,用来演奏旋律。

__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收集整理自网络,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