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扫巡。天地崇拜在中国汉*和少数*中由来已久,原始*人类面对难以*的大自然,就认为自然界中有一个主宰者,从而产生了想象中的“天地神灵”,并因而产生了“玉璧以祭天,玉琮以祭地”,衍生出许多祭拜天地的仪式。而这些仪式,*主要的目的还是要祈福消灾,永葆安康!
2、除夕辞年祭天地。一、做尾牙。
3、探亡日与白额春联 新年正月初一吃完饭后亲友登门互相拜望,叫做“拜年”,说些吉利话儿,这种习俗和全中国都一样。但以正月初二为“探亡日”,这一天互不登门,以表示对*侵害中死难亲人的*。至今莆田人每年这一天,都不互相串门拜年,或者走亲访友,害怕把霉头带给别人。(不过我们年轻人偏偏挑这一天进行聚会之类的活动,就因为街上人少,正合适。)。
4、“辞年”习俗延续至今,除夕子时起,家家灯火*,鞭炮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
5、“福首”除了在家举行祭祖招待亲朋好友,更重要的是在村里庙会活动中充当主祭,亦称“捧手炉”。元宵期间,宫庙中的菩萨抬出来遨游本村境内,*路线按各村习俗约定,称为“行道”*。村里几位“福首”捧着香炉,随着*神像或其它“社公”在旗花、凉伞的护送下,不分昼夜挨家挨户绕境赐福。所到之处家家户户设宴桌迎神祭拜,给菩萨压岁钱。法师诵经做道,唢呐车鼓轮番助兴,棕轿绕大埕不停摆动,大家俯首叩拜,求神保佑,在浓浓的鞭炮声中把庆赏元宵推向*!
6、莆田人过年之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为使年过得热闹、旺意,莆仙民间,尤其是农村,各家都要备办“红团”“番薯起”、薄糕、油炸豆腐、红柑、茶酒等,并要*鸡(鸭)、*猪(羊)、鱼等,称为三牲,以备祭天地、神、祖先等辞年之用!
7、元宵中的“福首”人家。元宵,莆田农村一年中*热闹的活动,它有别于其它地方。从正月初六开始,各个自然村不同姓氏人家依照传统习惯,在祖祠祭拜*和神灵。这种祭祀仪式从一直闹到正月二十九,由莆田东岩山、文峰宫举行“*尾夜灯”才结束!
8、围炉后,上辈人要给16岁以下的未婚男女分压岁钱;也有子女给*、*、*、奶奶压岁钱的;还有丈夫给没职业的妻子压岁钱的。过年分压岁钱的意思对小孩子是已增一岁了,对上辈人是孝敬,对妻子则是夫妻恩爱。压岁,其谐意是压祟,即禳灾驱邪之意!
9、正因为有这段历史的缘故,莆田境内也流行着贴白额春联的风俗。原先,莆田正月初二探亡日每家都贴上白联,但在初四“做大岁”,又要按惯例贴上大红春联,在哀思亲人与吉庆佳节的矛盾中,人们选择了一个折衷的办法,即在刚贴过的白联上面,覆盖大红的春联,将白联露出一截(约10厘米),以示心有余哀!
10、莆仙沿海,特别是湄洲岛上,有举行*元宵节的风俗。*元宵的正日是正月初十,元宵期间,*宫庙内有点“烛山”的俗例,*元宵要一直延续到正月二十九日才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