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秋季历史期中试卷 初一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

2023-09-03 14:15:25 666阅读 投稿:网友
前言这篇关于初一秋季历史期中试卷,是1 我国境内已知的*早人类是a 北京人 b 元谋人 c 山顶洞人 d 蓝田人2 下列选项中,证明了我




__

这篇关于初一秋季历史期中试卷,是

1. 我国境内已知的*早人类是

a.北京人 b.元谋人 c. 山顶洞人 d.蓝田人

2. 下列选项中,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早种植粟的*的遗址是

a.北京人遗址 b.元谋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3. 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 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4. 传说中发明养蚕缫丝的是

a. 黄帝 b.嫘祖 c.仓颉 d.蔡伦

5.2008年*会召开期间,如果你到北京去旅游,除了登长城、看故宫,还可以参观哪些原始居民的生活遗址( )

a.元谋人、北京人 b.北京人、蓝田人

c.山顶洞人、元谋人 d.北京人、山顶洞人

6.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的是

a.炎帝 b.黄帝、炎帝 c.黄帝 d.禹

7.相传,*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

a.尧 b.舜 c.禹 d.启

8.把全国划为“九州”,并铸造象征权力的“九鼎”的是

a. 商纣王 b. 武王 c. 大禹 d. 夏桀

9.现在的山东地区常被人们称为齐鲁大地,这一名称的由来可追溯到

a. 秦朝 b. 汉朝 c. 商朝 d. 周朝

10.标志着我国早期*产生的是

a.夏朝的建立 b.商朝的建立 c.西周的建立 d.东周的建立

11.春秋时期第一个成为霸主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越王勾践

12.成语“问鼎中原”讲的是

a.晋文公 b.楚庄王 c.宋襄公 d.秦穆公

13.战国初年,瓜分晋国的三家大夫是

a.赵、燕、齐 b.宋、魏、韩 c.吴、越、楚 d.韩、赵、魏

14.后人写诗称赞李冰说“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李冰获此殊荣的主要原因是他

a.兴修水利,使关中地区成为沃野

b.修筑*,消除了岷江水患,造福于人民

c.改进生产工具,推广牛耕

d.任秦国蜀郡守时,勤政廉洁

15.“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反映了西周

a.实行禅让制 b.确立世袭制 c.实行分封制d.推行郡县制

16.俗语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当时姜尚等待的一位贤明君主是

a.黄帝b.夏启 c.商汤 d.周文王

17.孔子的一个学生叫司马耕,字子牛,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中使用牛耕的情况已经普遍,牛耕出现大约是在

a. 西周 b. 春秋时期 c. 战国时期 d. 秦朝

18.春秋争霸战争的客观进步性表现在

a.促进*融合 b.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c.国王下降 d.诸侯国数目大减

19.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20.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的青铜器司母戊铜方鼎铸造于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秦朝

21. 春秋战国时期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国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墨子

22.“富贵不能*,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谓大丈夫。”出自谁之口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23.战国末年,提出建立封建君主**集权的封建*的是

a.韩非子 b.商鞅 c.荀子 d.庄子

24.以下哪一教育思想不是孔子的

a.“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b.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

c.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态度 d.学生要掌握劳动技能

25.以下哪一人物的学说后来被封建*者利用和改造,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a.孟子 b.墨子 c.老子 d.孔子

26.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公平是实现*公平的基础,是和谐*基本要求,在孔子的思想中,对今天倡导教育公平有借鉴意义的是

a. 为政以德 b. 仁者爱人 c. 因材施教 d. 有教无类

27.“变则兴,不变则亡”,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与“富国强兵”的目的联系*直接*密切的是

a.奖励耕战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私有 d.建立县制

28.商朝时的*“档案”是用什么文字书写的

a. 金文 b. 甲骨文 c.隶书 d.楷书

29.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表明孔子

a.注意因材施教 b.要求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要经常复习

c.教育学生要养成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 d.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

30.下列哪一家的学说对战国时期封建*者*有用

a.老子的道家学说 b.孔子的儒家学说

c.韩非子的法家学说 d.墨子的墨家学说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两小题, 31题12分;32题8分)

31.阅读材料:

卫鞅*:“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文中“卫鞅”指的是谁?“孝公”指哪国国君?

(2)文中反映卫鞅的什么主张?属于哪家学派?

(3)卫鞅代表了当时哪个阶级?

(4)这场变法有何意义?

32.阅读材料: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请回答:

(1)以上几句话是谁说的?他是何时代的人?(2分)

(2)这几句话分别说的是什么意思?(6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两小题,33题11分,34题9分)

33. 简要说说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和意义

34.简要说说法家、道家、儒家的治国主张。就这三家的代表人物各举一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d b d b c c d a a b d b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b a b b c b a d d d a b c c

二、材料分析题(31题12分,32题8分)。

31.(1)商鞅;(2分)战国时期秦国国君。(2分)(2)主张根据现实需要改革传统的治国政策;(2分)属于法家。(2分)(3)代表地主阶级;(2分)(4)经过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七个诸侯国中势力的*,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2分)

32.(1)孔子说的;(1分)他是春秋时代的人;(1分))(2)对学过的知识要经常复习;学习要有老老实实的态度;要谦虚好学。(6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两小题,33题11分,34题9分)

33. (1)分封制的内容:①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由诸侯*当地的事务;②受封者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或必须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6分)

意义:通过分封编织起由*向四方扩散的控制*,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西周的影响不断扩大,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5分,标准自行把握)

34.(1)法家的治国主张:主张用刑罚加强*(或主张“法治”,*集权)(2分);代表人物韩非(1分)

(2)道家的治国主张:主张“无为而治”(或顺其自然)(2分);代表人物庄子(或老子)(1分)

(3)儒家的治国主张: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或仁政,爱民)(2分);代表人物孟子(或孔子)(1分)

__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收集整理自网络,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