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意义:循环、永不消失 非物质文化遗

2023-07-22 11:06:39 666阅读 投稿:网友
前言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启用后,将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标志,主要用于研究、收藏、展示、出版等领域。*将专门制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启用后,将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标志,主要用于研究、收藏、展示、出版等领域。*将专门制定相关规定,规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的使用。那么,我们来*文化看看吧!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

2006年6月10日*个“文化遗产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标志。该标志主要用于研究、收藏、展示、出版等领域。

标志诞生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是通过网上征集、群众投票和数轮专家评议*终选出的。标志外部图形为圆形,象征着“循环,永不消失”;内部图形为方形,与外圆对应,天圆地方,表达“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空间有极大的广阔性”;

图形中心造型为古陶*早出现的纹样之一的鱼纹,隐含“文”字。“文”指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鱼生于水,寓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世代相传”;图形中心,抽象的双手上下共护于“文”字,意取“团结、和谐、细心呵护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的寓意。

标识图形传达出古朴和质拙感,一方面反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现状,另一方面彰显了中国*和人民保护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感,表现出**团结、奋进、向前的时代精神。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启用后,将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标志,主要用于研究、收藏、展示、出版等领域。*将专门制定相关规定,规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的使用。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收集整理自网络,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