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有哪些名次 古代科举考试的内容有哪些

2023-08-14 07:10:37 666阅读 投稿:网友
前言 同进士出身,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举人,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解元,生员参加乡试;会元,举人参加会




同进士出身,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

举人,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

解元,生员参加乡试;

会元,举人参加会试;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鼎元,为科名中*高荣誉,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被称为连中三元,考上为贡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录取三百名为贡士,会元、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

贡士,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皇帝*派大臣主管殿试,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若干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明、清殿试,分为三甲;

状元,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

进士,参见殿试条,考中进士,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副*,第三名称探花,皆赐进士及第;

生员即秀才。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收集整理自网络,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