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___
小寒
和
大寒
哪个时段更冷 小寒和大寒谁更冷一些
小寒时段。据多年气象资料记载,小寒基本是一年中气温*低的日子,只有少数年份大寒气温低于小寒。
冬至
一到,便进入“数九寒天”,其中“三九”是*冷的时段,也总是落在小寒节气内;民间也常有“小寒胜大寒”的说法。
虽然
小雪
、
大雪
节气是因雪而得名,但小寒反倒是天*冷、雪*多的节气。小寒时节,日照和降水,都开始触底反弹,而且是强力反弹。气温却还在继续触底,风也变得更狂躁了。小寒的天气,按照陶渊明的说法是:“凄凄岁暮风,翳翳(yì,晦暗)经日雪”。
风雪交加,几乎是一种常态。即使大白天,也是天色晦暗,“荆扉昼常闭”,人们只能整天躲藏在屋子里,“邈与世相绝”,让自己“闭关”,完全与世隔绝。“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诗意的田园生活,也是有时令前提的。隆冬时节的田园,不复清雅,只有凄寒。往往是“三九二十七,篱头吹觱栗(bì lì,古代乐器),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寒风嘶吼,篱笆发出乐器的声音。人蜷缩在屋子里,如同冬夜露宿街头一般。脑补这样的情景,我们就能够理解古人为什么苦寒,为什么数九,数着日子盼望着冬去春来了。
小寒、大寒是一年之中*寒冷的时节,“小寒大寒,冻成冰团”。它们俩*冷,这毫无争议。那小寒和大寒节气相比,哪个更冷呢?似乎可以顾名思义,古人已经用名字为它们分出了大小,大寒*冷,小寒次之。但谚语表达了人们的生*验:“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感觉小寒经常比大寒更冷。按照现代气象的观测数据,全国多数地区、多数年份,还是小寒更胜一筹,虽然它叫“小”寒。
小寒气候特点:
中国隆冬*冷的地区是黑龙江北部,*低气温在可达零下40℃左右,天寒地冻,滴水成冰。
小寒时北京的平均气温一般在-5℃上下,极端*低温度在-15℃以下;东北北部地区,这时的平均气温在-30℃左右,极端*低气温可低达-50℃以下,午后*高气温平均也不过-20℃。黑龙江、内蒙古和新疆45°n以北的地区及藏北高原,平均气温在-20℃上下,40°n附近的河套以西地区平均气温在-10℃上下。到秦岭、淮河一线平均气温则在0℃左右,此线以南已经没有季节性的冻土,冬作物也没有明显的越冬期。这时的江南地区平均气温一般在5℃上下,虽然田野里仍是充满生机,但亦时有冷空气南下,造成一定危害。
中国南方地区冬暖显著,隆冬1月,霜雪交侵,常有冰冻,*低气温在零下10℃左右。而华南北部*低气温却很少低于零下5℃,华南南部0℃以下的低温更不多见。
华南冬季*低气温不低,有利于生产,也适宜发展多种经营。“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柑桔,生长一般要求*低气温不低于零下5℃、年温高于15℃,华南内绝大多数地区都能满足,副热带植物也几乎应有尽有。只所以如此,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应当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低海拔河谷地带,则是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隆冬*暖的地方,1月平均气温在12℃左右,只有很少年份可能出现0℃以下的低温。加之逆温效应十分显著,所以香蕉、芒果等热带水果能够良好生长。
小寒一部分时间在三九天:
在冬天季节,所谓“冷在三九与四九”,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真正寒冷是在冬至之后,尤其是“三九天、“四九天”。
在冬至时期,白天*短,太阳直射角度与地面夹角*小,单位面积的地面受到的日照强度*小,因此地面每天得到的太阳热量*少,地面日热量收支逆差尚未达到*大值。而冬至以后,虽然白天日趋增长,但增长的速度却很缓慢,从冬至到“三九”这一时期,平均每天只增长约一分钟,同时,太阳直射角度与地面夹角增加也很缓慢。地面日热量收支仍处在逆差状况,所以继续失去热量,地温继续下降。地面总热量收支逆差在“三九、四九”时段才达到*大值。由于空气的温度主要受地温影响,这就导致了“三九、四九”时段气温*低。另外,“三九”前后,西伯利亚地区的冷气团也发展到极为强盛的阶段,强冷空气的频频入侵也是造成气温低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