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是西方文化,在东汉时期已经传入中国。但*教只是在近代以来,在中国得到了一个比较大的发展,给中国吹进一股新*,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那么*教文化如何传入中国的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历史上*教主要分四个阶段*传入中国,民间则可追述至东汉。唐朝贞观九年(635),东方亚述教会(景教)上德阿罗本从波斯国带经书、圣象历经跋涉到达长安,唐太宗李世民派宰相房玄龄在长安西郊主持仪仗迎接阿罗本入宫,留在藏经阁翻译经书,并且在寝宫讲经*。当时的神阶词语多借用佛教。
唐朝贞观十二年(638)秋,唐太宗认为*教义主张的正真,于是特别下诏准许亚述会在唐朝传播,同时在长安义宁坊建造教堂。唐高宗李治即位后,尊封阿罗本为镇国*王,教会极盛时达到“法流十道”、“寺满百城”、信徒20万众的规模。唐玄宗李隆基时期,遭遇波折,但在玄宗保护下得以延续。唐武宗即位后,废除佛教,同时也废除掉*教。自此衰退。
公元13世纪,罗马*教会陆续由教皇英诺森四世派方济各会的柏郎嘉宾到蒙古帝国首都哈拉和林,尼各老四世派方济各会的孟高维诺到元朝的大都传教;1310年,方济各会开始在泉州建造修道会。而唐朝灭教后遗存在边疆少数*区域的亚述教会,以及*人正*(*)也随着元朝一起入主中原,是为*教在中国的也里可温教时期。元朝灭亡北迁后又再次中断。
公元1551年,*会的圣方济各·沙勿略认为*有*徒而中国没有,于是从*搭乘葡萄牙商船到广东上川岛,但因明朝海禁无法入*传教,不久后病死在岛上。1553年葡萄牙人陆续进入澳门直到租借,公匝勒为首的*会士也得以在澳门传教。1555年7月20日,公匝勒和伯莱笃再次来到沙勿略到过的上川岛。但*终放弃,回到澳门。
公元1561年,*养老的神父巴尔达·撒加高、狄野高·贝勒拉、方济各·贝勒兹、代宰拉和平托相继进入澳门传教,*终经广东*批准在今圣安多尼教堂附近用稻*盖起一间名为*教*堂的小教堂。1563年,发展至9位神父和900人*规模,当时入教分为本地居民直接入教,和广东各县居民每年一次赴澳门入教。1566年,教皇庇护五世任卡内罗为澳门主教。1576年1月23日,**教发源地的澳门教区成立。
而在同一时期,东印度教区*师范礼安为继承沙勿略在明朝境内传教遗志,开始着手让欧洲宣教士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长期派遣方针。*终选出的罗明坚于1579年到达澳门开始学习汉语。明朝万历十年(1582),利玛窦作为罗明坚的助手被允许在广东肇庆传教和建设教堂。1601年,利玛窦实现进京,并翻译了众多的*教义和科学典籍。利玛窦去世后法国传教士金尼阁在《西字奇迹》基础上,与*王徵修订编制了*部拉丁化拼音《汉字拼音字字汇》。
此后*会的后继者们,活跃在明朝和清朝的宫廷中心,传播*教的同时也将西洋*先进的科学知识尽数传入。代表人物包括将西洋科技传入的熊三拔、明末清初将历法传入的汤若望、清朝康熙皇帝*以工部侍郎信任的南怀仁、《康熙帝传》作者白晋、尼布楚条约交涉代表的张诚和徐日升、康熙皇帝逾20年近侍的巴多明、完成《皇舆全览图》实地测量的雷孝思、康雍乾三朝御用画家郎世宁,以及将《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翻译成拉丁文推广到欧洲的第一人钱德明。
清朝雍正五年(1727),*哥萨克族移民北京等地,正教会也得以自元朝后再次传入。但另一方面*教会多明我会不满*会的中国化适应策略,将*会在中国容许偶像崇拜的问题提交教廷,导致罗马教廷与清朝皇室发生中国礼仪之争,且在后续事件过程逐渐从*问题上升到*问题。1773年,*会在中国解散。正教会成为中国*教的独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