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人道主义救助(人道救助是指什么)
由多个主要非政府人道主义机构出版的[环球计划]手册中载有《全球计划:[人道宪章和灾难响应最低标准]》,当中列出了下列多项人道行动原则:
以“质量指南”为基础的“质量项目”是“全球计划”之外的另一个选择,它考虑了追求“最低”标准而非质量的工作方式以及标准化的副作用。这一项目由救援、重建与发展集团(Groupe URD)组织开展。
我们处在一个全球性的社会中,在开始解决长期恢复问题、弥补救济和发展之间的差距之前,先要重新审视人道主义行动的原则:人道、公正、中立性和独立性。
我们必须确认受灾害影响的人,在天灾、祸难和内战的时候,能够有尊严地接受救援和保护。必要时,应该根据需求采取相应的行动以防止或减轻人们遭受的痛苦和冲击。
我们还必须为那些提供援助的人发声。许多人都以帮助他人的名义而牺牲,我们必须为那些在灾难之后致力于人道主义救援的人寻找“确定性”,确保他们在提供援助时的人身安全。
日本和厄瓜多尔最近发生的地震等灾难事件,促使许多人和组织进入将大部分资源投入到短期救援的“快速反应”模式之中。通常这些救援计划不会去考虑长期复苏的事情。
长久以来,人道主义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部门都在构想着灾害的长期应对机制。我们需要更仔细地思考,面对接下来发生的灾难,该做些什么准备。
当灾难降临时,灾区中的每个人都知道需要立即开始重建工作,灾区中的家庭会随即尽力抢救各种物资以确保晚上能有一个栖身之所。
因此,人道主义组织和发展组织必须学会更好地协调、制定计划,尽快开始恢复工作,并与当地救灾行动的节奏保持同步。
我们应该为那些受灾难影响的人负责,我们也应该为那些从一开始就以长远眼光认可我们,捐助我们的人负责。我们应该尽早制定计划,让受影响的家庭能够重建自己的生活、事业和社区。
不幸的是,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为这种成功设置了许多障碍。
这一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分歧,如人道主义援助和赞助资金之间的分歧。救援和恢复活动之间,恢复和重建计划之间,也存在着差距。
这些都有可能形成潜在的“延误”,阻碍个人和社区重建工作。造成了这些“鸿沟”的资助模式必须被改变。受危机影响的人需要尽快得到援助,走上恢复轨道,因此捐助者和行动者的危机应对应该更为迅速。对每个人来说,思考下一步计划以及最终目标,也非常重要。
一些简单的“概念”也加剧了鸿沟的问题。
举例来说,谈到快速救援时我们会用“避难所”一词,但提到恢复或发展时我们会使用“住房”一词。
确切地说,“避难所”一开始指的是“遮蔽”,也就是人们从灾害中逃出来,把自己裹在一条毯子或夹克里。直到难民找到了一个永久的家,“遮蔽”的过程才结束。
而对于从“毯子”过渡到“永久的家”的这一过程,并没有一个清晰界定的“指导方案”,而是随情况和背景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我们也需要能够灵活改变和调整的融资模式。
在2010年的海地地震后,当仁人家园开始进行收集分发应急装备时,灾害应对小组便开始思考下一步的应对措施。
在与Shelter Cluster协调过后,仁人家园的应急小组决定,面对即将到来的飓风季,大量家庭都将需要“过渡性住房解决方案”。但还有一个问题是无法忽略的:
我们脑中有一个“终极目标”:一个安全的、体面的居住场所。
比起“房屋”,我们更专注于“避难所”计划。我们期待着解决未来可能出现的纰漏,并试图将社区、居民点和社会结构纳入到我们的应对计划中。
创造稳定是也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我们意识到,“迁移”会引起混乱,它充满困难,而且会成为灾区恢复的障碍。那些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的人必须把重点放在社区恢复,帮助人们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而不是把他们从熟悉的环境和应对机制中分离开来。
最后,恢复工作的责任划分也可能成为复苏的障碍。
我们必须厘清回收工作的责权划分。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工作是让社会成员对自家的恢复工作负责。地方居民应配合政府的规划和策略,自己领导决策和重建工作。“世界人道主义首脑会议”经常重复提到,我们的工作应该是“尽可能的本地化,只在必要的时候全球化”。
仁人家园开始使用一种称为“通往永久途径”(Pathways to Permanence) 的策略,使用一种全面的方法和增量住房解决方案,来支持受灾害影响的家庭和社区。
我们在当地合作伙伴的带领下,期待能够使用本地资源,并雇用当地工人重建社区以及整个地区。我们在世界各地的日常工作中,采用的是“搭把手”策略,而不是施舍的态度。这在我们的“灾后应对”策略中也是适用的。
总的来说,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的人们,应该利用我们的努力和宝贵的资源,来弥补“救济”和“发展”之间的差距。
这样,我们就可以帮助受灾家庭,为他们所面临的挑战,创造“永久性”的解决方案。我们必须和私人、公共部门以及合作伙伴们共同开发最有效、最具影响力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