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世界御前科举答案(梦想世界科举考试题库)

2023-12-08 13:51:00 666阅读 投稿:网友
前言在雍正时期的科举舞弊案中,李绂在博伦楼喝酒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有人在博伦楼里暗中售卖这一次的恩科试题。作为副主考的李绂觉得事出有

梦想世界御前科举答案(梦想世界科举考试题库) 在雍正时期的科举舞弊案中,李绂在博伦楼喝酒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有人在博伦楼里暗中售卖这一次的恩科试题。作为副主考的李绂觉得事出有因,于是花了七十两银子买下了一份考题。

等到真的考试那天,李绂打开在博伦楼里买的考题,竟然惊讶地发现里面内容跟雍正处的三道考试题目一模一样,可见这三道考题一开始就已经被别有用心的人得到,并进行了牟利,等到李绂发现的时候,已经不知道卖出去了多少份。

等到李绂来到三王爷胤祉这里,将考题泄漏这件事情汇报给了雍正这位三哥之后,作为亲王的胤祉却没有敢管这件事情的魄力,甚至言语间还说,李绂惹了天大的麻烦。

眼见这亲王都指望不上了,李绂差点也是拂袖而去,关键时刻,胤祉叫住了李绂,给他指出了一条明路:让他去找李卫。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李卫只不过是靠着雍正提拔,侥幸成为了雄踞一方的两江总督而已。

在八爷胤祀这些人的心中,李卫只不过是运气比较好一些,一个咸鱼翻身的小混混而已,骨子里还是小混混的本质,登不了所谓的大雅之堂。

其实这只是一些人的误解,下面三爷胤祉说的这番话,恐怕会颠覆很多人的认知。

李绂还在为李卫的混混身份表示怀疑的时候,三爷胤祉确实这样告诉李绂:“这件事儿只有他能帮你去办,才能在皇上那儿过关。”

果然,当李绂找到李卫后,李卫当场给李绂指出了这件事情的关键所在:“有卖的就有买的,买了干什么?必定事先做好了进去照抄啊。这会儿只有到了考场才能搜出证据!”

之后更是调集兵马将考场给重重包围了起来,随着李卫持械带头一路走入,他的手下,也浩浩荡荡地进入考场。

作为主考的张廷璐因为夹带了几名考生,害怕科举舞弊案真的被揭开,还威胁李卫这样做是要掉脑袋的。

谁知道李卫不仅没有理会,反而当着张廷璐的面介绍起来了自己的生平:“你问我是谁?嗯,那我就告诉你吧,小爷,我11岁就跟着皇上。现任江苏巡抚李卫。”

当场搜出来了考生作弊的铁证,当这些证据摆到雍正面前后,也确如三爷胤祉所言,李卫不仅没有受到雍正处分,反而还因为及时发现了科举舞弊,后面被雍正赏赐同桌而食,还给予了李卫日后封赏两江总督的许诺。

为何堂堂的亲王胤祉都不敢带兵包围考场,作为小混混出身的李卫却敢这样做呢?他的底气到底在哪里呢?

其实跟他两人的身份有关,要知道,三爷胤祉虽然贵为亲王,是大清爵位最高的王爷,但他却有另一个尴尬身份,那就是康熙的皇子,作为九子夺嫡的关键人物之一,也是雍正昔日的对手。

李绂作为清流中的首脑人物,在清流中的地位很高,是三爷胤祉的门人之一。雍正虽然对三哥胤祉表面上很尊敬,还赐予了他御前免跪的恩典,那只是新君继位为了稳定局势不得已才做出的选择,内心对于老三和老八几人还是十分忌惮的,最害怕的就是他们结党营私,对自己造成威胁。

且不说老三一个亲王手中有没有兵马,就算是有,他也不能借给李绂,毕竟这件事情太大,他无论是私自借给李绂兵马,还是带着李绂来到皇宫向雍正请旨,都逃不过一个结交清流、妄图擅权的罪名,给雍正一个处置他的理由,老三自然不会把自己陷入险地之中。

而李卫呢,就像是他自己说的那样,她11岁就跟随雍正,虽然是小混混出身,但由于处事机敏,深得雍正喜欢,一步一步从一个小厮奴才,成为了现在的江苏巡抚,跟雍正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把自己的儿子起名为了李忠四爷,这也是李卫从发小高福身上得到的经验,自己爬得再高,四爷才是她的根,没有四爷自己什么都不是。

所以李卫虽然有时做事有些孤僻,但出发点都是为了四爷雍正,是为了维护雍正的权益。

李卫前去揭发科举舞弊案,是以亲信的身份为雍正解决问题,只要后面李卫有理有据,雍正也不会怪罪他先斩后奏的罪过,反而还会欣赏李卫,称赞他处事明达,能够在那个时刻便宜行事,特事特办。就算是真的把张廷璐怎么样,雍正也会相信李卫是有不得已的原因。

而雍正的这份信任,在雍正一朝只有两人得到过,一个就是他视为亲兄弟的老十三胤祥,另一个就是这位混混出身的李卫。就连雍正的亲儿子恐怕都没享受过被自己老子亲手做饭的待遇,李卫却亲自体验。

而雍正的信任才是李卫的底气所在,后面李卫江苏试推行摊丁入亩的时候,面对着江苏诸多大臣的阻拦,李卫想要出奇招时,雍正也是给予了李卫足够的信任,根本不怕李卫在江苏闹翻天。

而一个不受雍正信任甚至诸多猜忌的王爷胤祉,又如何能跟雍正信任的心腹李卫相比呢?

所以说,有时候出身并不代表一切,那只是代表着你的曾经或者现在,而一个人的真正实力是需要看很多方面的最。

后也给大家留一个问题,如果领兵包围考场的不是李卫,而是年羹尧,他又会是什么下场?会不会被雍正处置呢?

清代科举一共进行了112次,共计考中26846人,平均算下来刚好是一年100左右。按嘉庆道光以后,清代人口四万万,一年100位进士;光绪九年参加会试16000人,考中者308人,这比例比现在高考可难多了。

这二百多年的科举考试当中,也的确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第一个是关于台湾的政策福利。乾隆的时候有一个规定,就是从台湾省来参加会试的举子,每十个人就必须选一个。这可是巨大的优惠政策,因为在很多省份、府县,有时候去参加会试的有几百人,但一个没中的情况也是很常见的。而台湾省只要来的举子超过十个就肯定有人能中,这政策扶持力度可是不小。

在科举中最难的肯定要数“连中三元”,就是首先在本省乡试考第一,叫解元,明代唐伯虎就是江南省乡试第一,所以又称唐解元。其次要在来年的礼部会试中考第一,叫会元(听着有点儿像VIP)。最后则要在殿试中得第一,称状元。

整个清代科举中,连中三元的只有两个人,其中有一个人是得了解元和会元,不过在殿试的时候考得差强人意,但也属前十名的水准,乾隆看了他的文章后,可能是由于他当时心情比较好吧,就说道:“这个人已经连中两元了,朕就姑且让他连中三元吧!”于是这个人就成了连中三元的士子,当然,这个状元在以后的官场生涯中肯定也会格外感念乾隆的“天恩浩荡”。乾隆这样做可能也跟他什么好事儿都想占一点的性格有关吧。

清朝入关后的首位状元是顺治朝的孙承恩。当时殿试过后,考官们将选出来的比较优秀的十篇考卷送到顺治帝前,让他点状元、榜眼、探花。顺治看到这个孙承恩的文章,格外喜欢,就准备把他点为状元。正欲下诏时,顺治突然想到了另一个人,就是前一时期发配遣戍了一个不法官员,叫孙旸。顺治就有疑问了,心想这个孙承恩和孙旸是不是一家人,如果和犯官是一家人,那这个状元就很难了。于是顺治下令,命大学士王熙立即去查明。王熙不敢怠慢,就立刻骑马,疾驰到了孙承恩的住处。王熙把事情告诉了孙承恩,然后各种明里暗里地暗示他,叫他想好了再回答,原话是“今升天、陈渊决于此一言”,就是说你的前途现在就取决于你一句话,说好了你就飞黄腾达,说不好你这辈子就完了。

孙承恩也是沉思了很久,然后说道,“孙旸和我是一家人”。王熙听后叹息了片刻,说“你这句话决定你一生的命运,你可再慎重考虑”。孙承恩说,“就这样吧,中堂大人,您就如实禀明圣上吧,我和孙旸是一家人”。王熙很遗憾,也很惋惜,他觉得孙承恩这个状元是肯定做不成了,就赶紧骑着马回到御前,向顺治禀明了这个情况。

这个时候已经是四更天,顺治还在秉烛等待着王熙来报告。当王熙禀明情况后,顺治帝犹豫了很久,最后决定还是由孙承恩来做这个状元,说道,“这个人很忠诚,很正直,就是他了!”

乾隆的时候,有个状元叫王杰,是陕西人。本来的情况是,殿试结束后,考官们集体拟定的状元是赵翼,王杰为探花。送到御前让乾隆做决定的时候,乾隆就问了,“赵翼是什么地方人?”考官们答,江南人。又问,“王杰是哪里人?”考官答,陕西人。

乾隆听后说道,“江南状元已经很多啦,陕西还没有一个,这次就让这个王杰来做吧”。于是王杰就由拟定的探花变成了钦定的状元,赵翼就成了第三名,而这个王杰也是有清一代唯一一个来自陕西的状元。

值得一提的是,清朝时期状元最多的是江苏省,一共出了49个状元,而陕西、河南等地,只有一个。

光绪的时候,有个状元王寿彭,他参加科举这一年,正好是慈禧六十大寿,考官们一看这位士子名字中有一个“寿”字,很吉祥,就拟定他做了状元。

还有光绪三十年清朝的末科状元,叫刘春霖,好巧不巧这一年天下大旱,他的名字当中又是春天的甘霖,于是就点了他做状元。

看了这些状元的故事,您可能会觉得,科举考试这么严肃的事情,这些选状元的情况,是不是有点儿戏呢?这些被选中的状元是不是太侥幸了,命太好了,完全看运气呢?

其实不是,您要想,这些人都是从乡试、会试、殿试当中层层选拔出来的,这些人当中谁能做状元,其实很大一部分都看临场发挥,因为到了这个层次了,大家都是非常有实力的人,没谁能差到哪儿去。

其次是殿试过后,主考官们会从参加殿试的所有文章当中,选出最优秀的十篇,送到御前让皇帝御览,考官们还要拟定前三名的人选由皇上决定名次。这等于说是将所有士子当中最优秀的三个人选出来让皇上决定,理论上这三个人,谁能当状元就不是文章所能决定的了。

总结最后的道理就是,能不能考中进士,全靠自己努力,但能不能考中状元,则要看命运的安排。意思就是在某种程度以内、某一层次当中,努力是有用的,但要想能更进一层,则不是人力所能为的了。

把自己能努力做到的事情,做到最好,其他的,就听从命运安排吧。

公元1371年,科举殿试开始,朱元璋特意关照会试第一名郭翀,没想到看清模样后他却想:你长得这么丑,不适合做状元。随后,朱元璋看了一圈,选中了面容英俊的吴伯宗。

科举考试早就存在,不过录取名额很少,但在朱元璋建明后,他特别注重第一次科举考试,还实行了扩招,为天下读书人提供做官机会。

第一关是州县考试,称为“院试”,录取的人被授予“生员”的荣誉称号;第二关是省里考试,称为“乡试”,录取的人被授予“举人”的荣誉称号;

第三关是全国考试,称为“会试”,录取的人等待皇帝殿试;第四关是御前考试,称为“殿试”,录取的人被授予了“进士”的荣誉称号。

在1370年这场会试中,郭翀名列第一,是当朝状元的种子选手。

朱元璋自然也知道,他看过郭翀的文章,十分有文采,还非常欣赏这位才子。

故而,当所有举人来到大殿后,朱元璋立刻把目光看向郭翀,没想到他面相臃肿,一只眼还看不见,引发朱元璋感慨:真是可惜了,本朝状元郎不能是如此丑态之人,否则就是丢了国家的颜面。

吴伯宗是会试里第二十四名,郭翀输给他,并不服气。但朱元璋钦点郭翀为第二名,相对来说,也没有丢太大的面子。

但因为这件事,却改变了吴伯宗的人生走向。

封为状元郎后,朱元璋赐给吴伯宗冠带袍笏,并且封了礼部员外郎的官位,官从六品。

胡惟庸没有得到,自然也不会让刘伯温那派人得到状元,于是在朱元璋面前说他坏话,叫他离开权力中心。

偏偏,吴伯宗坚持上书,弹劾胡惟庸各大罪状。却不料,意外得到了朱元璋的欣赏,还被安排出使安南国。

这次回来后,吴伯宗被任命为翰林典籍,官从八品,然而他却对这个安排心有不满。

遥想当年,皇帝钦点状元,一下子他就成为六品的礼部员外郎。怎么如今立功回来,却还只是个八品的翰林典籍呢?

朱元璋仿佛看透吴伯宗的心思,不久后就升他为太常寺丞,官从六品,结果吴伯宗拒绝了。后来朱元璋任命他为国子监司业,官从四品,吴伯宗再次拒绝。

朱元璋怒火中烧,“爱当不当”,然后把他贬去甘肃。

过了一段时间,朱元璋想给吴伯宗一个机会,又把他升职为翰林检讨,官从七品。

这下,吴伯宗没有拒绝,结果后来被家里人牵连,他又不肯向朱元璋低头,再次被贬去云南。

一再被贬,50岁的吴伯宗再也承受不住压力,最后在这次贬谪路上抑郁而终。

而当初的郭翀,尽管错失了状元,却一直官运亨通,还在后来当上了朝里的阁老。

其实,吴伯宗不完全是靠脸的,虽然也许不如才子郭翀,但他也的确很有才华。

只是,出道即是状元,难免眼高手低,心态上无法放平,还不如郭翀一步步做起,走得踏实又长远。

这样来看,先得到糖果,不一定会拥有甜蜜,反而早早吃些苦头并不是坏事,未来会报以回甘的!

关注我@香堇旧院 ,我们一起在时光的碎片里赏读故事!

冯唐中秋之夜谈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二十个字,没一个不认识,但是让你写好这二十个字,给你好几千汉字,让你排列组合,你行吗?你不行,不仅你不行,全世界行的人没几个。

一个诗人,能留下几个字,几句诗,几首诗,是非常困难的。比如说,冯唐,诗人,二百年后,还有谁能知道冯唐是谁,写过哪些作品?我不敢确认。顾城,海子,都是诗界的顶流人物,你能记住他们几首诗?曾经红极一时的汪国真,你能记住他的一首诗吗?

但是,你随便抓来三个小学生,就会有一个会背《静夜思》。这个普及程度,没有任何人可以达到,屈原达不到,杜甫达不到,苏东坡也达不到。

冯诗人珠玉在前,小编瓦砾在后,补充几句。

李白出身豪富之家,自幼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正规教育,因为其父是个胡商,根据大唐律令,商人之子不能参加科举考试。所以父亲都是把三个孩子往做生意方向培养的,李白的哥哥弟弟都子承父业,成为富甲一方的商人,只有李白顽劣,自幼不务正业,舞刀弄剑,行侠仗义。

十五岁这年,李白失手杀人,为了躲避官府追捕和仇家追杀,被迫躲进摩尼教(即明教)的大明寺避难,百无聊赖,只好潜心向学,把《昭明文选》翻遍,把其中名篇临遍。从而树立了拯救天下苍生的宏图大志,为了实现理想,于是上山学道。

学道是当时走不了科举之路的有志之士进入庙堂的终南捷径,因为李唐王朝信奉道教,圣人李隆基更是沉迷其中。李白经过二十多年反复折腾,终于在李隆基妹妹玉真公主的帮助下动达天听,成为李隆基的御前红人。可是李隆基只把他当作舞文弄墨的诗人,没把他当作经世济用的干才。蹉跎三年,李白愤而辞官,带了一大笔遣散费,从此纵情山水之间。

李白写诗是不考虑受众感受的,他不媚俗,想起来就写,有灵感就写,非常自然随性,写诗就像饿了吃饭困了睡觉一样水到渠成。有时候来了兴致,却不写了,比如去了黄鹤楼,本想来一篇,一看崔颢已经写过了,便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他毫不勉强,不为作诗而作诗。

白居易却不同。白居易写诗,是用来卖钱的。为了通俗易懂,为了迎合大众,为了提高传播度,他故意写得非常接地气,甚至在诗中用了很多口语和俚语,写好以后首先读给不识字的老太太和小朋友听,问问他们听懂了没,不懂就改,直到懂了为止。有人看过白居易的手稿,成稿改得面目全非,跟初稿毫不相同。

简言之,白居易写诗,是刻意追求普及度,刻意追求“点击率”的。所以白居易的诗在当时卖得很火,随便写上一首就能换钱。当然他也被当时很多正统诗人看不起,认为他把诗人的脸丢光了。

杜甫写诗也是刻意的,不过杜甫追求的并非怎么把诗卖出去的市场效应,而是为了作诗而作诗,是个纯粹的诗人。经常为了作出一首诗反复琢磨,李白就曾戏谑他“为问因何太瘦生,只为从来作诗苦。”杜甫的律诗是唐代写得最好的,也是历史上写得最好的。

简言之,别人写诗都是刻意为之,把写诗当成一件正经事干,甚至当作一项终身事业来实现。只有李白,从来没把自己当成诗人,他只是兴之所至,想写而已。他既不追求经济效益,也不追求艺术价值。

懂了这一点,再看《静夜思》,就很好理解了。

李白人在他乡,睡在旅店,半夜忽然醒来,很可能是冻醒来的。地上白茫茫一片,他以为结了霜。仔细一看不像,抬头一望,原来是雪白明月从窗子照了进来。披衣而坐,凄冷孤独,忽然想起故乡,想起父母兄弟,想起妻子儿女,思念如潮水涌来,其势不可阻挡。那时候没有网络,没有手机,没有微信,没有任何可以倾诉的媒介,只有天上一轮圆月,照着李白,也照着故乡的亲人。

如果你是一个漂泊异乡的游子,你也曾在夜半时分从梦中惊醒,你的头上恰好也有一轮明月,当你站在窗前,万籁俱寂,想起千里之外的亲人,你就能读懂《静夜思》了。幸运的是,现在社会发达了,你想念他们,你能打电话倾诉,不用寄情于明月。如果这时候你忽然想写点什么,一定会写得很好。

因此,我们要想读懂李白的诗,就必须了解李白,了解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而了解他的唯一途径,便是读一读他的传记。

这本董宇辉老师倾情推荐的安琪先生潜心创作的《李白传》介绍给大家。安琪先生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李白研究专家,曾经历时十数年创作《李白年谱》和《李诗新笺》,功力深厚。她说,她读李白“如扫落叶,如拂尘案”,“我以双目奉李白”。

她说,这是一本文学性传记,不是学术性传记。但是其中李白的生平大事都有所本,与李白有关的人物也多系其人,不过,某些情节和细节则不一定实有其事,而是运用了文学虚构。虚构不是任意编造,而是合理想象。

这本《李白传》写出了作者心目中的李白,这个李白不是仙,而是人。一个真实鲜活,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的人。

佛印正在屋里睡觉却被突然闯进来的女子惊醒,女子坐到佛印床边就要跟佛印洞房。

见佛印不肯,女子哭道:“你若不肯,就是要了我的命!”

神宗皇帝因天时抗旱,准了司天台奏章,在大相国寺建设大斋,广招天下名僧,宣扬经典,祈求甘雨,以救万民。

命翰林院学士苏轼充行礼官,提前三日到寺中斋宿。又命内官到寺里看阅斋坛,传话御驾不日亲临。

方丈命人将大相国寺打扫得一尘不染。府尹预先差官兵把守寺院,不许闲人入寺,以免惊了圣驾。

却说江西饶州府有个叫谢端卿的,幼习儒书,博古通今,与东坡学士是莫逆之交。谢端卿从东坡学士那听说了此事,问道:“小弟想让兄长带我入寺,一睹御容,不知可否?”

东坡有意让端卿陪同,道:“足下要去,有何难!只需要扮作侍者模样,在斋坛伺候。圣驾临幸时,让你看个够。”

谢端卿当即置办了行头随东坡学士去了相国寺。东坡又吩咐主僧,圣驾到时,让谢端卿冒充侍者到殿前服侍。

起斋当日,主僧五更鸣钟聚众。东坡学士起了香头,拜了佛像,退坐于禅房内。早斋方罢,忽传御驾已到。

东坡学士本是官员,天天见也没什么。倒是谢端卿听了面色潮红,心突突跳,好一会才冷静下来。安定心神,来到大雄宝殿,混在侍者之中。

主僧领旨奉茶,捧茶盘的却是谢端卿。原来刚刚大殿行礼时,一众人簇拥着,谢端卿看不清楚,特地冒充捧茶盘的侍者,想要看个仔细。

因谢端卿生的方面大耳,身躯伟岸,与其他侍者不同,也被神宗注意到了。指着谢端卿问道:“这位侍者哪里人,在寺里几年了。”

主僧先前也没细问,一时答不上来。还是谢端卿有胆识,叩头奏道:“臣姓谢,名端卿,江西饶州府人,新来寺中出家。得见御容,不胜欣喜。”

神宗道:“卿既通内典,钦赐卿法号了元,号佛印,就在御前剃头为僧吧。”

那谢端卿的学问,与东坡学士不相上下,为了科举到京,指望一举成名,建功立业,哪里肯做和尚。但若说自己冒充侍者,不愿为僧,那可是欺君的死罪。

无奈谢端卿就此做了和尚,为此东坡心里很是过意不去。后来东坡为吟诗触犯了时相,连遭贬谪。到哲宗皇帝元祐年间,官复原职。

这时佛印仍在相国寺出家。东坡一见,想起当年之事,劝道:“你如果想还俗,我可以给你推荐个清职。”可佛印居然不答应。

东坡嘲道:“不毒不秃,不秃不毒,转毒转秃,转秃转毒。”佛印笑而不语。

一日,佛印到东坡学士府上拜访,东坡学士在卷棚内设宴款待。正喝着茶,佛印突然听到有人在唱词,唱得真好听,不觉听愣了神。

东坡学士看了道:“这么听有什么意思,不如见见真人如何?”说着命人卷起一半帘子。

佛印打眼一看,只见那女孩儿半截漏出弯弯小脚。

东坡见佛印看那女子看得挪不开眼,东坡学士教左右卷上帘子,把那女孩儿叫到席上,女孩见了佛印,道了个万福。

东坡学士教那女孩儿上前来,道:“给师父倒酒!”女孩儿就给佛印满上,喝的佛印七八分醉时,东坡又让佛印赋诗一首。佛印见学士这么说,拿起笔,又写了一词,词名《蝶恋花》。

耳有姻缘能听事。眼见姻缘,便得当前觑。眼耳姻缘都已是,姻缘别有知何处?”

东坡见了佛印的诗大喜,又让女孩儿劝酒,又喝了几杯,佛印已然醉了。天色已晚,东坡命人把佛印扶回屋里睡下。

东坡心里暗想道:“我一直劝这和尚还俗出士,他还不肯。趁着他今天调戏采莲,若让他跟那妮子得了手,看他还怎么出家!”

即刻唤了采莲道:“你知道那和尚词里的意思吗?后两句:'眼耳姻缘都已是,姻缘别有知何处?'这和尚不是好人,他中意于你。今天晚上你到那和尚房里就寝,事成了,我赏你三千贯做嫁妆,给你寻个良人嫁了。要是不成,明天就叫了管家婆来,打二十棍,撵出去。”

采莲接了命令当即去了佛印房里。看见佛印在床上鼾声如雷,左右为难。可任务在身,只得硬着头皮坐在床边,把佛印摇醒。

见佛印醒了,采莲反倒害羞起来,跟佛印如此这般说了自己的任务,佛印一个“阿弥陀佛”挡了回去。

见佛印拒绝,采莲哭起来,跪求佛印成全。佛印笑道:“你放心,我去说,他不敢把你怎么样!”见佛印如此坚决,采莲才拜谢退出房里。

第二日,佛印找到东坡说起此事,东坡觉得佛印是真的一心向佛,于是更加敬重,也没再提让佛印还俗之事。至于采莲,东坡学士赏了她三千贯嫁妆,找了一户好人家嫁了!

1775年,乾隆皇帝巡视山东,26岁的宫廷三等侍卫和珅随侍左右。乾隆问他:你参加过科举考试吗?和珅答:五年前曾参加乡试举人,但没考中。乾隆让他背诵当年参加乡试的文章。乾隆听后说:你可以考中啊!

这次和珅和乾隆的谈话,成为和珅政治生涯的重要转折点。

乾隆曾说,用兵西藏和廓尔喀时,所有谕旨都兼用满、汉文下达;颁给达赖喇嘛和廓尔喀的敕书,则兼用藏文。

只有和珅能把这些谕旨敕书,用满文、藏文、蒙古文、汉文等各种文字撰写,并宣读出来,并把事情都办得很好。

和珅一到云南,首先拘审李侍尧的管家,取得实据后,精明强干的李侍尧不得不认罪。

和珅从接受这个任务,到乾隆下御旨处治李侍尧,前后只用了两个多月,表现出了出众的才干。

和珅在回京途中,乾隆提拔他为户部尚书。

纵观近300年清史,和珅受到的宠信空前绝后。看看乾隆给他封了多少官爵——

除此之外,乾隆还把最疼爱的小女儿十公主给和珅做儿媳,和他结为儿女亲家。

很多人会问,乾隆身边并不缺有学问和能干的人,为什么唯独和珅在朝20多年间,重要的升官和封爵就达50次之多?

乾隆一生爱作诗,和珅为迎合他,下功夫学诗、写诗,经常与乾隆和诗,故宫里还有当年和珅与乾隆和诗的折子。

乾隆酷爱书法,和珅就刻意摹仿乾隆的字,他写的字酷似乾隆。乾隆后期的一些诗匾题字,干脆交由和珅代笔。

此外,和珅服侍乾隆细心周到,和珅虽贵为大学士、军机大臣,但每当皇帝咳嗽吐痰时,他就马上端个痰盂去接。

综上,和珅有文化,可以和乾隆畅谈诗文、书画、佛经,可以帮他处理军国大事,还可以与他进行多种语言交流。

相比之下,太监、宫女接近乾隆帝但没有文化,大臣、翰林有文化但难以接近乾隆帝,所以和珅对老年乾隆帝来说,已无人能替代。

短短15天,嘉庆皇帝就把被先帝恩宠30年的“二皇帝”干净利落地处死了。

纵观中国历史,直臣往往身遭劫难,死后却流芳千古,佞臣往往生前青云直上,身后却被人唾弃。和珅就是后者。#乾隆# #和珅#

唐朝的“公人”世界,皇家禁军“千牛卫”,到底是怎样运行的?

不过一直任由千牛备身这样发展下去,这些官员很可能会成为宦官乱政队伍的又一中坚力量,因此统治者也曾对这个官职进行一些改革和束缚。

千牛备身出现后不久,领左右这一官职就曾经对千牛备身产生过一定的约束作用。不过关于领左右和千牛备身之间的官阶孰高孰低,始终没有一个确定的结论。

毕竟这一时期的政府内部体制始终不健全,没有形成制度化。

即使是在被管理期间,千牛备身这一官职也保留了相当程度的独立性,御前供职的特殊工作性质,让他们有非常多保持独立性的理由。

直到左右领左右府这一官职出现,并确立为管理千牛备身的官职,千牛备身的高独立性才开始减弱。

根据考证,在这次改名之前,左右备身府就已经存在了,且很有可能原本就曾经管理过千牛备身。

因为当时的政治实在过于混乱,所以体制内的管理也异常混乱,这些官职名之间有互相重复的职责是经常出现的事情。

唐朝时,第一次设立左右千牛府,大致是千牛备身及其管理系统的改良版,一段时间后因为种种原因改名为左右千牛卫。

关于改名的原因,部分人认为是当时的军队内部制度发生了改革,不过史料不全,所以没有一个确定的结论。

较长的官职名称在使用中经常出现简化的情况,比如左右千牛卫这一官职,在实际使用中很可能经常被人称为“千牛卫”。久而久之,千牛卫的名称就这样出现并在民间广泛流传。

千牛卫在唐朝的主要工作还是负责警卫,只不过也要完成一些比较简单的服侍工作,同皇帝之间的关系也比从前更亲密些。这一时期,千牛卫被明确隶属于国家军队,受军队管理。

自从千牛卫隶属于国家军队这一点被明确后,千牛卫就正式加入了军队体系内部的权力争斗,这也为日后千牛卫的衰落埋下伏笔。

但此时的千牛卫,正是如日中天之时,并没有意识到危机的存在,因为这一时期开始,千牛卫中皇帝的贴身侍卫基本全部由权贵子弟担任。

从某种角度讲,千牛卫从一个单纯的官职变成了权贵子弟们晋升的途径。

先从御前侍卫做起,同皇帝搞好关系,再步入官场,自然要比普通的仕途之路顺遂许多,且这种方式可以直接避开科举。

纵使唐朝时已经出现了科举,但科举却不是唐朝政府选拔人才的唯一方式,皇帝看中某个侍卫的才能提拔其做官是非常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因此很多权贵都会将自己的儿子送到御前,通过这种刷脸的方式让子嗣的仕途之路顺遂些。

因为贴身保镖必然要经常跟随皇帝出席一些重要的场合,所以在挑选千牛卫时,容貌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准。

多数入选千牛卫的权贵子弟,都是面容姣好者,这些人在婚姻市场上也很受欢迎。

千牛卫确实很受皇帝重视,经常会得到皇帝本人的提拔,这让千牛卫的地位在一段时间内高涨,皇帝贴身保镖的职位也成为京城热门。

不过也有些人并不愿意自己的儿子成为千牛卫,理由非常简单:千牛卫经常会接触到皇家机密。

古代生产力低,许多事情都必须要人工完成,皇帝本人受到的限制又比较多,所以很多事情不得不委派自己身边的人去做,比如千牛卫。

久而久之,千牛卫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皇帝私人队伍,经常会接触到许多皇帝的秘密。

花好月圆时,皇帝自然认为千牛卫是自己的亲信,可一旦出现问题,千牛卫也必定是皇帝最先怀疑的对象。

为了防止千牛卫背叛自己,皇帝制定了许多规矩,不过这些手段并不能让皇帝对千牛卫保有百分百的信任。

另一方面,军队体系内部的权力争斗中,千牛卫完全落了下风,这也是导致千牛卫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

千牛卫属于禁卫军,唐朝时,禁卫军分为南衙和北衙两方势力,千牛卫属于南衙。当时的南衙和北衙,是界限非常分明的两方势力,千牛卫在其中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

按照实际职责来看,南衙属于偏向于国家的军队,主要的职责并不在皇帝本人,而是国家安全。

北衙恰好相反,属于皇帝的私人军队,可以说北衙是完全听命于皇帝本人的命令。以千牛卫的属性,本该属于北衙,却被划分到了南衙。

南衙与北衙之间形成了一种制衡,双方的实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处于一个平衡状态。千牛卫会被划分到南衙,很可能也是统治者平衡双方势力的一种决策。

可是从统治者的利益角度出发,统治者本人必然更倾向于完全为自己的利益服务的北衙。

唐玄宗时,大唐由盛转衰,更关注于国家利益的南衙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再加上多次战争的打击,实力大减。

而北衙虽然也有一定程度的衰退,却要比南衙受到的冲击小得多。再加上统治者本人的倾向,南衙逐渐衰落,千牛卫也因此逐渐衰弱。

古时候,有一人探亲路上救了一条小蛇,归途中才知道自己救的是龙子。龙王要报答他,他说只愿得称心即可,意思是科举高中;龙王却嫁给他名为“称心”的龙女,后来龙女更把三场考试的题目都盗出来,助他轻松高中。

这人是南宋时期的李元,家住陈州,他老爸到杭州任职,想知道他读书情况,叫家仆带他去杭州一趟。

在吴江长桥,李元游玩了三高士祠,出门后,碰到小孩子在打蛇。李元见这条蛇生得奇异,金眼黄口,赭身锦鳞,体型犹如珊瑚一般。

李元见蛇还有气息,慌忙拦住不让打,把钱给小孩们买下小蛇。用艾叶煎汤,为小蛇洗去污血,开船后,寻一处荒无人烟,草木茂盛的地方将蛇放了。

蛇回头数次,看着李元。李元说:“今日李元放了你,可于僻静处躲避,不要再让人看见了。”红蛇游入水中,李元则往杭州去了。

李元到杭州见过父亲,住了几天后,就回陈州家乡准备春试。

当船又走到吴江长桥,李元叫暂住行舟,上岸独步。正游玩间,碰见了一位拿着拜谒书信的小童,说:“我们主人想见你。”名榜纸上写着一行字:“学生朱伟。”

李元说:“你主人是认错人了吧?我不认识叫朱伟的啊,是不是跟我同名同姓了?”

青衣小童去了一会,引一个秀才来到,飘飘然有凌云之气。秀才见李元先拜,李元慌忙答礼。朱秀才说两家是旧相识,请李元到家略叙旧谊。

朱秀才坚意叩请,于是李元随他到船上,其内五彩装画,铺设非常豪华。李元很惊讶。

船到岸处,一带松柏,亭亭如盖,又有二十余人,衣着华丽,两乘轿子候着。

李元问:“这些人是谁的下属?”朱秀才说:“我父亲的。请上轿。”

李元非常惊惑,不得已只有上轿,来到一所豪华的宫殿前,题曰“玉华之宫”,李元浑身发抖,不敢挪步。

又有两个官员出来相请,李元勉强随二人前行。一老者一副帝王打扮,上前迎接。李元慌忙下拜。老者命左右扶起。

王说:“你对我家有大恩,邀请至此,坐之何碍。”

李元再三推却,不得已低首躬身,坐于绣墩。王唤小儿来拜恩人。于是,宫女数人,拥一郎君至。

王说:“我的小孩那天在水边玩耍,不幸被几个顽童抓住;若不是解元你搭救他,则身为齑粉矣。众族感戴,未尝忘报。今既至此,我儿可拜谢。”

小郎君近前下拜,李元慌忙答礼。王说:“你是我儿子的大恩人,可受礼。”命左右扶定,叫儿子施礼。

李元仰视王者满面虬髯,目有神光,左右之人,形容皆异,才明白过来,这里是水府龙宫,这是龙王;旁边的年少郎君,就是那天三高士祠后所救的小蛇。

龙王又于宫殿后设宴款待李元。龙王命两个儿子进酒,龙王也起身劝酒,又令诸臣轮次举杯相劝,李元不觉大醉,起身拜王:“我不胜酒力了。”俯伏在地而不能起。龙王命侍从扶出殿外,送至客馆安歇。

李元酒醒后,来见龙王。龙王邀请李元在龙宫内多住几天,李元以要回家侍奉母亲,以及要参加春试,向龙王辞行。龙王于是问李元有什么要求,自己会满足他。

李元说:“不敢有过分的希望,平生但得称心足矣。”

龙王笑了:“你喜欢我女儿啊,敢不奉命。但是三年后,她要回来才行。”龙王传言,唤称心出来。

须臾,众侍女簇拥一美女至前,李元偷眼一看,有倾国倾城之貌,沉鱼落雁之容。

龙王说:“这就是我女儿称心,把她嫁给你啦。”

李元拜于地说:“我说的称心,是一举登科,就称心了,哪敢指望得到天女做老婆呢?”

龙王说:“我闺女小名称心,既然说了许给你,就不反悔。你想考上,就问她,也可帮你办到。”

龙王唤朱伟送称心与李元同去。李元再拜谢。李元上岸后,问过朱伟得知,他的父亲是西海龙君。

李元回到家中,领着称心拜见母亲,母亲也很高兴。李元发现自己的妻子聪明智慧,无所不通,于是问她,马上要春试,你有何见识教我?女子于是做法,先盗得题目,让李元在家可以翻阅书籍,写好文章,到了考场则一挥而就。连续三场考试都是如此。

上任没过几天,称心告诉李元三年的时间到了,她要走了,李元不舍,欲向前拥抱,女子已飞至门外。走之前她叫李元,另寻佳配,以后官至尚书,可急流勇退。

李元没有了称心,每天怏怏不乐。后来三年官满,回到陈州,除秘书,王丞相招他为女婿,后来官至吏部尚书。

故事讲述了一个年轻人李元,出于善心,救了一条小蛇,而小蛇原来是龙王之子。后来龙王把女儿称心嫁给他作为报答。

李元参加春试的时候,称心连续三场为他盗取题目,助他高中,这样的待遇,今天高考的众多学子,想来都很羡慕吧。

雍正时期,有一个妃子长得很姣艳。有一天,皇四子弘历有事进宫觐见,偶然间看到这位妃子正在对镜梳妆。弘历就悄悄儿跑过去,用手从背后捂住了她的眼睛,想跟她闹着玩儿。

妃子大惊失色,以为是什么歹人,就用玉梳子使劲儿朝后面砸过去,把弘历的额头给砸破了,他就捂着额头,赶紧跑了。

到了第二天,参拜太后,太后看弘历额头有伤口,就问他怎么回事,弘历支支吾吾不回答。太后就严厉诘问,弘历才把被妃子砸破额头的事情一五一十说了。

太后闻听此言,勃然大怒,以为是这位妃子在调戏皇阿哥,心想这种事情简直是成何体统,就没寻求雍正的意见,直接下令将这位妃子赐死。弘历大骇,想要替那位妃子辩白伸冤,但是又畏畏缩缩不敢说,就跑到自己的书斋焦躁不安地打起转儿,不知如何是好。

逡巡过后,弘历来到这位妃子的宫里,想着先把她的命救下来再说。但是等到他到那儿的时候,发现她已经气绝身亡。弘历非常自责,非常懊悔,他觉得是自己害死了这么一个无辜的人。他很忏悔,不知道怎样才能救赎自己的罪过。

突然间,弘历看见了妃子尚未用完的脂粉盒,然后就鬼使神差地用手指沾染了一些妃子生前化妆用的朱砂,在妃子的脖颈处点染了一下,并说道,“是我害了你,如果你在天有灵,希望能二十年后再来与我相见,我一定会认出你,报偿你,以救赎我的罪愆。”说罢便悲伤地回去了。

时间一下就过了四十年,弘历此时已经是乾隆皇帝了。某一日,乾隆外出,仓促之间找不到仪仗中的黄伞盖,乾隆非常生气,就问周围谁负责此事,周围的侍卫、太监们都吓得不敢说话。这时候,一个面相高贵、长得很帅的小侍卫跑过来对皇上说道,“典守者难辞其责”。

乾隆看着眼前这个小侍卫,虽然还在气头上,但感觉这个年轻人说话铿锵有力,和周围畏畏缩缩的太监、侍卫们形成鲜明对比,心情就好了一大半儿,再看这面相,还有点儿似曾相识,就不再追问了。

事儿就这么过去了,但乾隆对这个年轻人就越来越关注,并且总觉得他看着眼熟,似是故人。有一天还是出巡,乾隆坐在御辇上看着身旁这些乌泱泱的侍卫,一下就捕捉到了这个年轻人,忽然间想到,他的相貌与多年以前被太后赐死的妃子极其相似,就把他召过来,问他叫什么名字,年岁多大了。年轻人回答,叫和珅,三十多岁。乾隆命他抬起头来,然后仔细观察其颈部,发现果有指痕。

乾隆心下就彻底明白了,就默认了和珅是那位妃子的后身,并开始重用并宠信他。

这则故事来自于《清朝野史大观》。我个人认为,这样的故事大概是不真实的,即便确有其事,也可能只是和珅的劲痕与妃子偶然相似而已。

在《清朝野史大观》里还有一则关于和珅发迹的记载,还是乾隆出巡的时候,说是这个御驾的队伍一边行进,乾隆坐在御辇里一边背《论语》,呜哩哇啦的这么背着。突然背到一段儿背不出来了,内容给忘了,就卡在那儿了。

和珅呢,作为銮驾侍卫就在旁边小跑着,他一听见皇上背不出来了,马上就接了几句,提醒了皇上。乾隆一看这个小侍卫,长得挺得体,也干干净净,还挺聪明的,就命他接着把刚才的《论语》都背完,和珅就呜哩哇啦背完。

乾隆一看,还真是个读过书的小伙子,就问道,“叫什么名字啊”?和珅回道,“奴才和珅”。乾隆再问“平时都读什么书?”和珅答“儒家经典样样都读”。再问“下过场没有啊(就是参加过科举没有)?”答“参加过顺天乡试,但未考中。”

乾隆就让和珅把那次顺天乡试的考题和他写的答题文章都背出来,和珅就都背了一遍。乾隆就说,你这个考题,和你做的这个文章,应该是能考中的。也不知是乾隆情商很高,还是仅仅只是安慰和珅,反正就这么随口夸了几句。但可以肯定的是,乾隆从此开始格外关注这个年轻人了。

这些个野史,都无足凭据,有的甚至还夹杂着一些神奇色彩,我们大可不必去考查它的真伪。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和珅的发迹,是在他充任乾隆銮驾侍卫时期,因为某一件事情做得比较漂亮而得到了皇上的格外关注,之后他便依靠着自己的机敏与干练,开始为乾隆所信任。

事实上,和珅是一个极其会做人做事并且很有才华的人,他为人八面玲珑,办事可靠得体,干练老成,方方面面都很周到,所以乾隆晚年逐渐昏聩的时候,就很依赖这么一个会办事又对自己非常忠诚的人。

乾隆在位六十年的时候,下旨第二年正月初一禅位皇十五子颙琰,也就是嘉庆。虽说是禅位,但乾隆依旧以训政的名义掌握着所有大权,嘉庆等于是实习皇帝。

于是在这四年太上皇训政期间,乾隆越发信任和珅,和珅的权势也达到了顶峰,他同时兼任着内务府大臣、御前大臣、议政大臣、镶蓝旗领侍卫内大臣、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军机大臣、领班军机大臣、文华殿大学士、首辅大学士,各种尚书更是不在话下。

他在这四年中的权势,甚至要压过嘉庆一筹。但极致的权势往往暗藏着极致的祸端,没有给自己留后路、不懂得急流勇退的和珅,在乾隆驾崩第四天,便被嘉庆以二十大罪状为名,勒令自裁!

曹锡宝本意其实是想弹劾和珅,但无奈他一直无法抓住和珅贪污的把柄,只好退而求其次,从和珅的身边人下手。没想到和珅的大管家刘全,做事张扬,奢侈露富,被曹锡宝给发现了,他马上写好奏折,准备前往承德避暑山庄,面呈圣上。

不成想,曹锡宝这边才磨磨蹭蹭准备从京城出发呢,那边儿和珅就已经知道这事儿了。原来是曹锡宝的老乡吴省钦获知了此事,连夜去承德报告给了和珅。

这个吴省钦,可以称得上是极其无耻的文人了,他比和珅大二十岁,是江南的名儒,在士林中有点影响力,但他考了许多次科举,都无法中第。

乾隆初期有意笼络这些个失意的士子,就把吴省钦叫到京城来,聘为咸安宫官学的一名讲师。

吴省钦在官学里教了几年书后,和珅终于长大了,能入学了,就以父荫来到咸安宫读书学习。所以吴省钦是和珅正儿八经的老师。

乾隆四十一年,27岁的和珅被乾隆擢拔为军机大臣,第二年,又命他主持科举会试。看着自己当年的亲学生都当了军机大臣、科举主考了,憋屈了半辈子的吴省钦动心思了,他决定放弃底线,好好儿巴结这个学生,说不定能由此改变人生。

一天晚上,吴省钦来到和府,和珅一听是自己当年的老师来了,就让下人迎进来。这个吴省钦,一走进和珅的书房,就扑通一声跪了下来,请求学生提携自己。和珅一看这动静,全明白了,他对待这类没有人格操守、没有底线的人,是极尽笼络。他赶忙扶起老师,说了句,“先生只管放心,和某自有安排!”

就这样,吴省钦在年过半百的时候,终于得偿所愿,成了一名进士,从此,他也就正儿八经地成了和珅的门生,而和珅就成了他当年老师的座师。

话说和珅从吴省钦口中获知了曹锡宝弹劾之事,一点儿也不耽搁,连夜就骑快马返回北京,到了家就开始训话,刘全,你得怎么怎么做。嘱咐完就又骑快马返回承德,来回总共两天。等和珅到了承德,曹锡宝才到京郊。

几天后,曹锡宝的弹劾奏章终于送达御前。乾隆览奏,立即叫来和珅责问。这会儿和珅才开始了他的完美表演。他不假思索、理直气壮地回奏道,“皇上,这件事完全是有可能的。臣管教家奴不严啊,以至于遭到了曹大人的弹劾,臣有罪,臣请旨由皇上您来亲自彻查此事,如若证据确凿,请先将臣就地正法!”

和珅这个理直气壮的态度,先让乾隆信了半分,皇上已经半条腿站在和珅这一边了。但案子还得查啊,就令刑部去查,据实回奏!

刑部能查出什么来?刑部也都是和珅的人啊。一查,完全没有证据,刘全家穷得响叮当。

调查结果送达乾隆御前,乾隆一看,弹劾之事子虚乌有,就把曹锡宝叫来痛骂一顿:“曹锡宝,尔为御史,不以公心为国言事,揪住大学士家奴的过失大书特书,居心何在!着革职留用,以观后效!”骂完了曹锡宝,乾隆转过身还安慰了和珅几句。

此时,另一个大人物该出场了。大学士阿桂,是乾隆中期朝廷最为倚重的重臣之一,出将入相,威望很高。

阿桂是曹锡宝的老师,此时刚从浙江视察海塘工程回京。他一听说自己的学生被和珅这么欺负,立马坐不住了,直接从京城赶到热河,请求面见圣上。

乾隆以为他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禀奏,就召见了他。没曾想,阿桂开口就替自己的学生曹锡宝辩解,说和珅如何欺瞒圣上、贪赃枉法,这些事已是天下皆知,请求皇上严查。乾隆本来以为这等小事已经过去,没想到朝廷重臣也这般小心眼儿,把这种小事来来回回说。就敷衍了两句,把阿桂打发回京城了。

这边厢,和珅听说大学士阿桂在皇上面前说他坏话,也有点慌。不过很快他主意就来了,立即跑到乾隆面前,乾隆还以为他也要再说曹锡宝这事儿,就先给了一张黑脸。

没想到和珅开口就替阿桂说好话,他对乾隆说,大学士阿桂可是朝中的柱石啊,国家万万不能缺了他呀,只要有阿桂在,朝廷内外都出不了什么事,您看他刚从外地办差回京就来面见圣上,您可得好好儿赏赐他,让他好好儿休息啊。

和珅对阿桂使用了一种策略,叫你对我有多差,我就对你有多好,咱看谁能斗得过谁。不过这只是和珅明面儿上的策略,他背地里还有其他的招儿。

这件事以后,只要全国各地一发生什么事儿,皇上问谁人可用时,和珅就第一个站出来推荐阿桂,说只有阿桂能担此重任。这时候阿桂可已经70岁了,还在和珅的撺掇下,年年被乾隆派到各地去处理突发事情,阿桂虽然有着领班军机大臣的头衔,但在和珅受宠这几年,几乎没有完整在京城待过半年的。等到他能回京退休的时候,已经是嘉庆二年了。

和珅就这样,层次清晰地对待着各种不同的人。对于那些主动投靠、毫无操守的人,和珅来者不拒。对待那些没有威望、没有地位还与自己为敌的,和珅则毫不留情。对待那些威望、地位都要高过自己的对手,和珅就反着来,明面儿上绝不与你为敌,暗地里则把对方坑的叫苦不迭。

不过历史自有它的规律,一个人权势显赫到极致,也就会遭遇骤然而至的灭顶之灾。太上皇乾隆驾崩十五天后,嘉庆便赐死了和珅。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收集整理自网络,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