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耳他骑士团与中国关系 (马耳他骑士团和马耳他关系)
这个国家的总部,就隐藏在罗马孔多蒂街68号的三层小楼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怎么都不会想到,自己逛个街就能“跨越国界”。这就是马上要迎来907岁生日的马耳他骑士团,一个拥有独立主权的“准国家”。它拥有1.3万名正式团友和8万名志愿者,享有独立司法权,并且有权发行护照、货币和邮票。
马耳他骑士团如何在历史中存续近千年的时光,这还要从它的前身——医院骑士团说起。
医院骑士团早期只是一个诞生于欧洲战乱时期的“医疗救援队”,靠着在战场中的优良事迹,成功获得了教皇的青睐和官方册封文件,而它也凭借着这些逐步发展壮大。在之后九个世纪的时间里,这个骑士团留下了很多传奇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的开头,还要我们回到公元1世纪的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这座位于地中海和死海之间的宗教重镇,同时是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自公元6年起就被罗马帝国统治。罗马帝国东西分治后,君士坦丁一世的母亲在当地圣墓教堂发掘出基督教圣物“真十字架”,令这里成为了基督教圣地。前来朝圣和赎罪的基督徒络绎不绝,直接催生了当地的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一时间向导和旅馆雨后初笋般出现在城镇的各个角落。
7世纪初,波斯人在耶路撒冷起兵,东罗马帝国陷入战乱。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双方打得筋疲力竭之时,阿拉伯穆斯林异军突起,直接灭亡了罗马帝国,并侵占了拜占庭帝国的大部分土地。从此,这个宗教重镇便归于穆斯林管辖范围之中。
阿拉伯穆斯林统治时期,前期实行的还是宗教宽容政策,对于欧洲慕名而来的朝圣者,政府也没有过分阻挠。不过好日子没过多久,新上任的国王哈基姆就颁布了一系列的奇葩政策,把整个国家搅成一团浆糊,让整个穆斯林政权风雨飘摇。
朝圣之路虽然没有因哈基姆的暴政所影响,不过在哈基姆死后的50年,帝国内部也经历了数场战乱,影响最严重的就是占领了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塞斯突厥人。博斯普鲁斯海峡是朝圣者进入耶路撒冷的必经之路,塞斯突厥人占领这个海峡之后当起了专职海盗,来一个人就抢一个。一些朝圣者看到这个情况,自发组织起武装部队进行抵抗,最后双方的战斗异常惨烈,靠着当地居民的救助,这些朝圣者才活下来。
就在这个混乱的背景下,医院骑士团的雏形诞生了。
11世纪中期,来自意大利阿尔玛菲的几个商人辗转来到耶路撒冷,这其中就有医院骑士团的创始人杰拉尔德。他们向当时的统治者申请为自己的同胞设立一个根据地,并得到了一块位于圣墓教堂附近的土地。这些商人在这里建立了复活教堂(Church of Resurrection)和圣母玛利亚修道院,同时修复了当地的医院,还为女性朝圣者修建了一座全新的医院。根据地建立不久,十字军便开始了第一次东征。他们在后方建立战地医院,拯救了许多士兵。借此事迹,医院骑士团创始人杰拉尔德经过不懈的努力,让骑士团获得了罗马教皇帕斯夏二世的官方册封。
在这之后,意大利阿尔玛菲大主教约翰前往耶路撒冷朝圣,参观了这些建筑,并与同胞一起在医院内救治伤员。在教廷强有力的背书下,医院骑士团就像有了加V认证,从此在罗马站稳脚跟。
《杰拉尔德会晤布永的戈弗雷》法国画家安托万·德·法沃瑞(Antoine de Favray,1706-1798)作品,现藏于马耳他国家博物馆。右侧穿红色长袍的人是十字军东征名将布永的戈弗雷,他于1099年率军攻占耶路撒冷,建立了十字军国家耶路撒冷王国。
严格来说,医院骑士团中的“医院”,在早期更像是救助站。在那个医疗水平较低的年代,救助站可以处理一些基本的疾病,但面对比较棘手的病症,就只能做临终关怀了。除此之外,这所“医院”还会定期接济穷人,且无论对方宗教信仰如何,医院骑士团都会提供帮助。可以说,医院骑士团一直在用行动践行自己的宣言:守卫信仰,拯救苦难(Defence of the faith and assistance to the suffering)。
杰拉尔德拿到罗马教廷的“加V认证”之后,便得到了欧洲皇室的鼎力支持,皇室馈赠的资源让医院骑士团不断壮大,逐渐兼并了圣城内大部分医院。此外,由于中世纪欧洲社会治安过于混乱,所有人都把安全寄托个人武装,而不是国家暴力机器。再加上欧洲皇室也提供了诸多兵器,骑士团慢慢点开了另一条技能树——军事化。
骑士团军事化的苗头,其实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时期就已经有所显现。当时骑士团负责了部队中所有医疗事务,随着战事发展,骑士团也开始招募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