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这个游戏怎么样 (eve好玩嘛)

2024-01-25 08:12:02 666阅读 投稿:网友
前言15年前,2003年5月6日,那个叫做“新伊甸”的虚拟宇宙第一次出现在互联网上,并通过当时最先进的为单一游戏服务的超级计算机,将全球20万

eve这个游戏怎么样 (eve好玩嘛) 15年前,2003年5月6日,那个叫做“新伊甸”的虚拟宇宙第一次出现在互联网上,并通过当时最先进的为单一游戏服务的超级计算机,将全球20万玩家联系在一起。

其实到现在为止,玩过它的玩家应该都没有多少,但听过它的玩家应该很多:

也许,它“有太多的阴谋诡计”;

这些都对,也不完全对。EVE能给玩家许许多多完全不同的游戏体验,流传在江湖的,当然最终只是它最适合传播的那些部分。

这就是它被称为“宣传片比游戏好玩”的原因。实际上EVE的宣传片做的真的很好,带有私心地说,这一部2014年的“This is EVE”宣传片,是我见过最好的游戏宣传片,没有之一:

实际上玩过游戏超过十几个小时的人都知道,EVE游戏内体验的大部分时间漫长而无聊。在刚进入游戏的时期,如果能够耐心地跟随教程走,初期的10个小时还是蛮有玩头的,但新鲜期一过,之后漫长的技能训练、PVE的任务、跑路都没太多事情干。PVP?不存在的。

但是,它的魅力就在于,这些无聊的事情带来的体验和其他的游戏不一样。

过去的RPG也讲究一个“刷”字,放到现在就是“肝”。EVE也要肝,尤其对那些不愿意花太多钱的玩家来说。但EVE的肝,使用的方法不同,所带来的“效率”和“体验”完全不同。

当时我玩的比较多的时候,记得是“三开炸鱼”。这是什么意思呢,开三个号,两个号开艾玛帝国的战列舰,带上能够在小范围产生AOE伤害的武器,停在刷怪点。一个大号开输出强力的飞船站在远处,专门负责清理AOE没清理掉的怪。只要刷的快,一下午刷怪加上打捞残骸就能赚很多很多isk(游戏内货币)。

当然,我还看过双多米尼克级战列舰岗哨无人机自动刷怪,航母岗哨刷怪等等多种“肝”法。说实话,肝久了挺无聊,但是你却不能放松。

因为你的船如果被其他玩家打爆了,那些损失的可能相当于真金白银,而且即便买了保险,损失个上亿isk都是很正常的。越是追求“效率”和“安逸”,就越要用好船和好装备,这也意味着此时的风险就越高,损失也可能越大。

因此EVE其实玩起来是很累的。

但这都不要紧了,因为EVE和它的玩家已经完全不在乎其他人对其的评价,反正它的地位就在那,玩法就在那,没有替代品,也没有类似品。喜欢就玩,玩不下去就离开,很简单,都不要紧。

而现在,我更愿意把EVE Online这款游戏当做一位见证者:

它见证的是网络游戏这15年来发生的一切变化:游戏类型的潮起潮落,产业帝国的兴起与衰落,玩家群体的出生、成长、成熟与改变,和与我们一起经历的这15年的回忆,以及未来。

EVE里发生的很多事情都可能永远地改变了游戏发展的历史,并或多或少地塑造了现在玩家们整体的价值观和意识。我就只说说我还记得的事情吧。

当时我还比较小,英语也不咋地,就跟着教程慢慢试。其实现在想来,EVE的教程不算难,就是太过于漫长。我和那时一样喜欢科幻,只不过当时比较有耐心,比较有玩游戏的激情,才会坚持下来吧。

当然,也许还有一些“不一样的自豪感”,或者说,“中二”感。那时候同学朋友都在玩CS,我一个人玩EVE,显得不一样。孩子嘛,都这样。

这一玩就是断断续续的14年。

2005年,发生了EVE史上第一次大事件:Mirial被刺杀案。这场刺杀由游戏内间谍组织策划了1年,在当时造成了300亿isk的损失。

刺杀的戏剧性在于,它的剧情恍若一部谍战电影,从布局、指挥、设陷阱到收网一气呵成。这个事情我在很后来才从其他渠道得知,回想起来,似乎当时的吉他(加达里,也是宇宙的经济中心之一)确实有很多相关讨论,但也可能是我有意去回忆的错觉。

这件事情对当时的EVE乃至网络游戏的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意义:

玩家们第一次开始思考甚至质问EVE的开发商CCP:游戏内的行为违反了现实道德,造成了现实的经济损失,运营商究竟管不管?CCP当时的回答是,这个行为在游戏设定的规则内完全合理。

从此,EVE走上了一条和其他游戏完全不同的道路。

2006年,EVE的新伊甸宇宙开始燃起第一次全面战争的销烟。我这样的咸鱼玩家,平常做做任务玩玩PVE的都能感觉到,星图上的红点(战争位置)开始逐渐增多了起来。

那时候,EVE的发展到达了这样的阶段:开服就进入的玩家们已经储备了足够的军力,并在日常的摩擦中锻炼了足够的PVP技巧。几个帝国的野心开始膨胀,并准备开始他们统一宇宙的征途。

后世有一本专门的书《EVE的帝国》(Empires of EVE)来描写这次战争:“这是我们最早看到的一场成千上万名网民为了意识形态而战的冲突。”

简单说,这是一次俄罗斯对抗欧洲联军的战争。也就是说,这可能是游戏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不同国籍之间的玩家引发的游戏内全面战争。

这场战争打了两年,具体的损失数字已经无法计算,虽然最后谁也没有真正打赢谁,但它催生了直到现在都在EVE世界里活跃的庞大联盟:“黄蜂群”。

并且也许是第一次,将某个特定国家或者文化的玩家如此强烈地绑定在一起的群体。

2008年,EVE第一次大战争宣告结束,之后EVE的宇宙进入了发展期。这恰如那场“终结所有战争的战争”的终结:此时的蛰伏,只是在等下一场战争的开始。

随着玩家人数的增多,更多的亚洲人、欧洲人、美国人开始进入游戏,也包括很多中国人。此时的大型联盟里都设有外交官一职,专门负责和其他语言的联盟进行沟通。和现实世界一样,英语成为通用语言,但在国家主义比较集中的地区,比如俄罗斯人的地盘,俄语也能通用。

那时的一些中国人开了不同的公司和联盟,有些加入了其他国家的联盟,有些独立存在,有些致力于发展中国联盟。在资源丰富但需要大量军力保护的00地区(安全等级极低的偏远地区),玩家们开始蹲站吹B,或者去异常点刷怪。

而我,从咸鱼玩家退化成了半AFK玩家,因为那时候去玩Dota了。

正是玩家数量的增长和信息流通的扩散,这期间发生了一件著名的“EVE庞氏骗局”事件。2011年,两位玩家在游戏内成立了一个“金融公司”,号称帮其他玩家“管理资金”,但实则就和金字塔骗局是一个道理。最后这两位玩家解散了公司,并卷走了玩家们存在他们那里保管的15万亿isk的资金。

到2014年,EVE的宇宙已经走过了许许多多的风雨。那时它刚刚度过自己十周岁的生日,许多比它年纪小的游戏,都已经死去了。

仿佛是给10周年庆典放礼花似的,2014年初开始,EVE的世界服和国服先后发生了游戏史上参加人数最多、损失现实金钱最多的两场战役:

这两场战役,后世赋予了它们太多太多的意义。凭借这两场战役,EVE从之前平平淡淡再次走向了人们的视野,再次走上了自身发展的巅峰时期,但这时的玩家们已经不是当年的玩家了。

我也早已缩减了很多玩游戏的时间,因为有更多其他的事情要忙。

之后,EVE的玩家人数逐年减少,也越来越变成一个“养生”游戏:到2015年,它推出了为科学研究服务的“市民科学”系统,用玩家的力量帮助科学家辨别蛋白质。这项措施大获成功,后来他们又推出了搜寻地外行星的市民科学系统,直到现在还可以使用。

现在,你可能知道,EVE已经是个免费+内购模式的游戏了。

我偶尔登陆上去,会发现训练自己角色技能的时候,需要购买技能点——因为我不是付费用户了。当然,这是因为我的角色技能等级太高,免费用户的技能池已经满了的缘故。

我只好习惯性地点开吉他的机库,看看我一直停在那里的那台幼龙级战列巡洋舰。

虽然对幼龙级,我的技能点是够用的,而如今我已经不能开它了,因为我是免费用户,不能开巡洋舰以上的船只。

但我偶尔想起过去开着这台幼龙做任务的日子。这台幼龙的导弹舱里塞过巡航,也装过鱼雷;它的护盾抗过海盗的速射炮,也用结构抵挡过激光枪;它的货仓装载过一堆打捞的垃圾,也盛放过可以卖钱的敌人尸体。

它一直会在这里,在吉他的贸易中心里,直到游戏服务器被关闭,资料被删除的那天。

那么,EVE的未来还有多久?这很难说,冰岛人据说正在开发一款新的MMOPRG,真是和时代反着来的一群人啊。但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一样东西,有些人喜欢有些人不喜欢。喜欢的去做就好了,不喜欢的,还有很多其他的选择等着。

就如同15周年视频里,那艘巡洋舰模型改变的那一幕,这个游戏似乎变了很多,但似乎什么也没变;喜欢它的人似乎也有很多,但玩的人就那么几万。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收集整理自网络,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