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 (曹操简介)
谁也料想不到,这样一个群英荟萃的三国乱世,最终却归于司马一家。
司马懿用四十一年蛰伏隐忍的历练,告诉我们:能忍别人所不能忍,才能成别人所不能成。
懂得示弱于人,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智慧,是一种克制律己的强大。
两人论才情难分伯仲,一度都是深受曹操赏识又为其所忌的人才。
但在为人风格上,杨修与司马懿却完全不同。
恃才放旷的杨修,总是喜欢卖弄学识,一有机会就到处展示自己的才华。
曹操在新修的宫门上写了一个“活”字,他便直接告诉修建工,说曹操是嫌门太“阔”了。
曹操在塞北进贡的一盒酥上写了“一口酥”,他又当场猜出“一人一口”的意思,当仁不让吃了起来。
可他忘了,生性多疑的曹操,怎会容许他人一直看穿自己的心思。
而此时的司马懿,却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藏锋守拙。
在曹操身边,他从不张扬,不说任何不该说的话。
曾因“三马拱槽”之梦而猜忌司马懿,后又因发现司马懿有“狼顾之相”而将其视为心腹之患。
好在这些,都被司马懿以老实本分、勤恳低调的行事态度一一化解。
反观司马懿,不仅躲过了生死危机,还得到更多机遇,从文学掾一路升任为太子中庶。
后来的事实证明,曹操的猜测是对的。
司马懿不是没有抱负,相反,他的野心要远超一般人。
也正是因为善于退让,他才能在后来连续受到四代君主的重用,成为曹魏权臣。
《菜根谭》中有言:“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
曹操病逝,曹丕的继任,是司马懿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曹丕对司马懿极为看重,继位没多久,司马懿就被其连连册封,官至副宰相。
他终于可以扭转过去处处受曹操压制的处境,迎来崭露头角的时机。
他为曹丕出谋划策,制定新政,创办尚书台,招揽了很多人才。
在他的稳扎稳打下,魏室的基业日益壮大。
可他丝毫没有因此而居功自傲,依然步步为营,谨慎行事。
司马懿却力辞不受,后来是被曹丕一句“如今册封你不是加以优荣,而是要你为我分忧”,才不得不担下重任。
他在等,等一个真正可以展示他军事才能的时机。
有了这一赫赫战功,司马懿被升任为骠骑大将军,实至名归。
彼时,在同为辅政大臣的四人中,曹真与曹休都以善于带兵作战自居。
他命使者给司马懿送了一套女装,出人意料的是,司马懿竟不以为辱,欣然收下并穿在身上。
就这样,在两军相持于五丈原一百多天后,诸葛亮积劳而逝,司马懿借此打赢灭蜀之战。
在讨伐辽东战役中,司马懿同样采取了示弱战术,使公孙渊降低警惕,从而成功平定叛乱。
自此,他凭借自己的文韬武略,彻底赢得了魏国上下的信服。
司马懿能做到与人交锋,不出败绩,关键在于他能看清自己的不足,认清自己的位置。
古语有云: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
而当有修为达到一定境界,自会甘于谦逊待人,克制律己。
• None 真正厉害的人,都是不动声色的。
他的一生,确实人如其名,将“隐”之一字,演绎得淋漓尽致。
司马懿为名门之后,少年时期以聪明多略著称,被断言为“非常之人”。
之所以会等到二十九岁才入曹府为官,只因在此之前,他曾刻意隐而不仕。
建安六年,时任司空的曹操,听闻司马懿的才气后,派使者前去征辟。
可当时时局混乱,只想静观其变的司马懿,以谎称自己患有风痹症为由,拒绝了应征。
曹操一开始并不相信,特意派人夜间潜入司马懿家刺探消息。
谁知司马懿早有对策,他躺在那里,任密探拿银针在腿脚上乱刺,依然面不改色,一动不动。
他这一装病,就装了七年。
此间,他苦心孤诣,耐心等待,完全不担心自己的才华会被埋没。
而一切正如他所料,在曹操统一北方,正式成为三国霸主之后,果然又再次找到他。
这一次,他终于可以顺水推舟,既成全曹操的爱才之心,也为自己谋得明主而栖。
小不忍者,乱大谋;能成大事者,必有小忍。
到了晚年,司马懿更是将自己修炼到了深藏不露的境界。
当时的他深受曹真之子曹爽排挤,被架空军政大权,只担任空有虚名的太傅一职。
后来,司马懿称病在家,不放心的曹爽也像曹操一样派人前往查探病情。
已是四朝元老的司马懿毫不在意形象,躺在卧榻之上,装出一副目光呆滞、语无伦次的样子。
婢女端来稀粥,他故意边吃边抖,使得大半碗粥从嘴角流出,弄得满身都是。
得知这般情况的曹爽从此安了心,放下了对司马懿的监视与戒备。
然而在床上装病的司马懿,正在谋划一场将改变历史的大计划。
一年后,70岁的司马懿在高平陵发动政变,以雷霆手段一举摧毁曹爽派系,站上权力顶峰。
而为了这一刻,他足足准备了半生。
《贾谊论》中有言: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真正厉害的人,都是在不动声色中攻城略地。
能沉得住气,不恃才而骄,不自以为是,才能在低调沉稳中悄然实现人生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