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品三国易中天13 (百家讲坛品三国易中天)

2024-07-06 21:41:01 666阅读 投稿:网友
前言《品三国》是2006年在百家讲坛播出的讲座,是易中天老师继《汉代风云人物》之后在百家讲坛讲的第二个节目,播出后深受欢迎,也引起了极大

百家讲坛品三国易中天13 (百家讲坛品三国易中天) 《品三国》是2006年在百家讲坛播出的讲座,是易中天老师继《汉代风云人物》之后在百家讲坛讲的第二个节目,播出后深受欢迎,也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后来还重播过,包括第一期大江东去的节目都有不同的剪辑版本,例如在我印象里有一个版本里易老师还模仿京剧唱“来来来听我抚琴”的唱段在其他版本包括书籍版里都是没有的。

易老师的本行不是历史,他是中文系的讲师。因为专业的缘故,不可避免地就会接触相当多的文学作品和古文古籍,知道了这个前提,可以帮助大家更客观地评价这个人以及他的作品。我举个例子,2014年,易老师在央视节目《开讲啦》里把一个没有礼貌的博士生马昊怼得哑口无言的视频,里面有个情节是马昊说易老师不务正业,易老师回复说自己是不务专业,因为上电视讲课这件事没有哪里不正。从这里你可以看出易老师对于语言文字很敏感,他在品三国里就经常体现这样的特征,例如辨析刘备托孤时说的“君可自取”是指“自行其是”。另外从这里本身也可以看出,易老师喜欢干些专业外的事,他写过不少历史类作品,还写过关于美国宪法的书,这些都不是他的本行。

在《品三国》上这个特征尤为突出。易老师说他一开始对三国并不熟悉,是节目编导见他的汉代风云人物系列大火之后,认为三国题材更具备话题度,因而劝说他接下来讲三国,所以这等于是让一个外行人来讲课。根据易老师在节目里自述,他甚至坐飞机时还在读《三国志》,然后一边看一边写稿子,这样赶工赶出来的作品会是什么质量可想而知。

因而对于《品三国》这部作品,正确看待方式是这是一个非历史专业的学者在初接触三国后写下的东西。

《品三国》分为上下两部,风格内涵差异极大。上半部就如同上文所述,完全就是新人学史的作品,书里有许多片面甚至是与事实相悖的结论,这是因为这时的易老师甚至都没有通读一遍三国志全书,对史料不够熟悉。实际上如果大家去把武帝纪和裴注读一遍,会发现《品三国》前十多期差不多也就是把这些内容做了遍翻译,水分相当重。

而且和几乎所有初接触《三国志》的人一样,易老师非常喜欢diss《三国演义》。作为一名中文系讲师,易老师自然对《三国演义》十分熟悉,翻《三国志》时联想起自己熟悉的剧情并发现其中的不同是正常的,但实际上他自己作为一个刚接触《三国志》不久的人,思维里也残留了大量演义里的内容,例如他说孙策同时托孤给张昭和周瑜以及赤壁战败后曹操靠张辽等人接应脱险等等,都是史料里不曾记载的内容。

由于本身对史料就不够熟悉,因而易老师对人物的了解就是演义的初印象加上传记里的光辉形象。于是就产生了可爱的奸雄、漂亮的草包、三国第一聪明人、曹军最强谋士等奇奇怪怪让人贻笑大方的评价。毕竟史书里会强调贾诩从段煨处机智脱身,但不会强调他狼狈得不敢带家人,会强调郭嘉对袁绍的评价有先进之明,但不会强调郭嘉的十胜十败毫无操作性和实际意义。

当然易老师这种全盘接受史书评价的思路对于初学者来说也不失为一种积极的治史态度,本身掌握史料不足又喜欢胡思乱想更容易产生出一堆毫无根据的奇谈怪论来。所以这里最主要的问题是,要把基本功做足。

但是《品三国》的上半部最终火得一塌糊涂,达到了节目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地步,央视前后做了多期专题访谈,甚至连我的数学老师都在班会课上推荐学生们去看,这个影响力完全超出了历史话题本身的范畴。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功,除了易老师作为一名讲师,本身具有出色的文字功底以及幽默的演讲风格,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品三国》本身完美契合了大众的认知水平。

三国的群众基础很广,但实际上能把《三国演义》从头到尾认真看完一遍的人在总人口中只是很小一部分,《三国志》就更是阳春白雪。但任何人都有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你直接拿出专业的三国知识讲给大家听,那就是曲高和寡。这时候易老师作为一名三国史初学者,他的水平虽然比大众高,但也高得有限,再加上优秀的讲授能力和他喜欢在内容中加入对人性之类大家喜闻乐见的话题的适度探讨,可以说这个节目不火才没道理。

所以《品三国》播出后赞赏声和质疑声同时响彻网络,实际上是普通大众和历史爱好者之间对于历史话题各种矛盾的一次具现化。

而易老师本身又是一位比较亲民且又注重观众反馈的讲师。像他在讲《汉代风云人物》时还是一头蓬松的泡面头,后来因为有观众反映,于是他在讲《品三国》时就打理整齐了。他在讲《品三国》期间也收到了大量三国爱好者对他讲述内容的批评指正,这也引起了易老师的关注,因而他在讲完第36期也就是永安托孤后,停更了半年多的时间专门来提升自己的三国史水平,然后才把最后16期写了出来。

最后16期可以认为是整个《品三国》最精华的部分,主要讲了诸葛亮治蜀和孙吴政治斗争,以及最后总结士族势力对整个三国历史发展的影响。虽然易老师的史料功底还是没能达到专业水平,也提出了一些至今仍然被拿来鞭尸的说法(例如刘禅不爽诸葛亮),但总的来说,这半年多的时间里他的进步是惊人的。

这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他提到了士族这个概念。要知道《品三国上》是一部拿来当作娱乐作品看也没多大问题的节目,这代表的是普罗大众的历史水平层次,那么《品三国下》里他几乎把这个层次往后推了十年。虽说现在只要是个三国爱好者都能提出些士族如何影响三国政治的观点,但不说节目播出时的07年,贴吧和三国论坛里最火爆的话题也是只会纳策周大壮和北道战神关大水这些人物吹黑内容。对于十年前的互联网三国话题来说,士族是一个来自学术界的高冷词汇,所以易老师的这套内容实际上是让当时观众有些一脸懵逼的,或者是看完后感到不明觉厉。但毫无疑问,这无疑是在他们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知道了在英雄轮番登台演出的背后,还有一股真正影响着历史进程且不可阻拦的巨大势力。

在这最后16期中,易老师频频提到吕思勉、田余庆等历史学家的名字。虽然现在的三国爱好者大都接触过他们的作品和思想,甚至都可以把他们提出的一些奇怪观点批倒批臭,但这些爱好者在看品三国前,很多可能都没听说过这些名字。

尤其在最后4期,易老师对整个三国时期的历史脉络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里面提到一个观点,来自于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说“是法国阶级斗争造成了一种条件和局势,才使得路易•波拿巴这样一个平庸而可笑的人物成了时代英雄”。然后说三国时代的英雄人物虽然未必是平庸而可笑,但也是被历史形势推上了前台,扮演着他们各自的角色,这明显是回归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史观。

这和整个《品三国上》所表现出的态度是截然相反的。易老师不再吹捧三国最聪明的贾诩和曹操最厉害的谋士郭嘉,而是关注起了曹操和荀彧、汉室的关系,以及曹操和士族的若即若离。易老师曾在《品三国上》结束后的特别节目里说自己正在构思一个三国人物排行榜,但《品三国》系列结束时他对此只字不提。原因很简单,这个一年前的自己提出的构思,现在看来完全就是一个笑话,他已经和英雄史观说再见了。

易老师在讲课期间是在不断成长的,《品三国》这个系列也同样如此。虽然直到整个系列播完,易老师仍然称不上是一位严肃专业的三国学者,他的史料积累量严重不足,观点也十分粗糙,你让他把三国时期的官制、军制、经济、文化、民俗讲清楚他肯定是做不到的,但对于向大众普及三国正史入门知识这个任务而言,他无疑是超额完成了。

以前我在看张艺谋的一个访谈时,他说自己一辈的导演当年就是靠着批判谢晋起家的,而现在的他们又像当年的谢晋一样成了被新一代导演批判的对象。和电影艺术一样,三国研究领域也是不断发展进步的,易老师虽然说不上对三国研究产生了什么贡献,但他毫无疑问对整个三国圈子产生了很积极的影响。像“宇宙战神郭嘉”、“大智若愚刘禅”也只是进步路上的一些副产物,即使没有易老师,一些喜欢奇谈怪论的普通爱好者在研究三国时该走的弯路照样会走,而且只会弯得更远(神将陈到了解一下)。而易老师在拉近学术和大众距离这一点上所做出的功劳,却是批判他的任何人都没能做到的。

当然很可惜的是易老师大概是对三国并不十分感兴趣,他在讲完《品三国》之后大概就停止了三国方面的研究,这些年他一直没能再体现出自己在三国史方面的进步,以至于当年那些被他启蒙过的观众们,现在可能很大一部分都可以说自己对三国的了解超过他了。

总的来说,《品三国》并不是合格的三国历史类书籍,甚至算不上合适的三国历史入门书籍,但对于这个系列以及作者易中天本人的影响,我是持正面评价的。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收集整理自网络,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